- 主题:杨广占领朝鲜而善终,是不是千古一帝了?
这倒是真的。秦二世太操蛋了,一群人一个国家被赵高玩死。
【 在 LLZ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广总想证明他是千古一帝,虽然下场不好,但论作为,隋二世碾压秦二世
--
FROM 49.7.234.*
有争议,一般认为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于唐朝。
隋代选官办法是两汉分科察举办法的沿袭。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诸州举贡士人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分别荐进,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诏令荐人,分为十科。大业五年(609年)又诏诸州荐人,分为四科。隋代尚没有自请投靠的办法。虽然有说法说“炀帝始置进士之科”、隋代“置进士、明经二科”。但根据史料隋文帝、隋炀帝诏书记载的隋文帝的二科、隋炀帝的十科、四科中都没有进士、明经的科目。至于分科举荐的办法也不始于隋。两汉的察举已经实施分科、策试。何况,即使隋代真出现了相当于进士的科目,也不能说这就是科举制度。因为,同之前的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三、严格考试。而隋代选官制度则不具备上述三个特点。隋文帝、隋炀帝的诏书都表明,参加选官的士人仍然必须先得到高官的举荐,制度上并没有给予他们投牒自应的权利。隋代分科选举共三次,都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没有定期举行的制度规定。至于开皇七年(587年)关于诸州岁贡三人的诏令,也跟两汉时州郡每年向朝廷举贡士一样,人数既少,考试也不重要,不同于唐宋定期举行的全国大考。如果不以上述三点为科举制度标志,那么两汉察举也是科举制度了。所以,只能确认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在唐朝,而不是在隋朝。 [30]
【 在 huzezhong (金子无语)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举是杨广还是杨坚创的?~
--
FROM 223.70.153.*
李世民不是二代,是一代
他和他爹一起创业。
【 在 kenobi (每个人衣橱里都有一具骷髅)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世民也是二代,唐初国力也待恢复,但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和杨广相比水平高下立见。汉武帝虽然有几代积累的强大国力,但他发动的主要战争赢了,这就是区别。杨广志大才疏,又不审时度势,才落得身死国灭。
--
FROM 221.223.96.*
没有哪个皇帝拿老百姓当人
【 在 nij (nij) 的大作中提到: 】
: 隋炀帝除了不把老百姓当人,过分自负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其他的和李二也没有多大差别
--
FROM 221.223.96.*
成型于武则天
【 在 freesoul (灵魂浪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争议,一般认为萌发于南北朝,真正成型于唐朝。
: 隋代选官办法是两汉分科察举办法的沿袭。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诸州举贡士人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分别荐进,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诏令荐人,分为十科。大业五年(609年)又诏诸州荐人,分为四科。隋代尚没有自请投靠的办法。虽然有说法说“炀帝始置进士
--
FROM 221.223.96.*
印象中杨玄感起义是不是还在各农民起义之前,这是不仅农民阶级,连关陇贵族集团也基本放弃他了。
【 在 colorfulro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广得位不正,所以需要一些功绩来让自己得位名正言顺,所以确实步子大了,导致民不聊生,这无疑是事实,但是朝鲜问题是事关大隋发展的大问题,又必须解决(在北方的突厥刚被肢解式弱的时候,不能让东北又出现一个大国威胁国家安全)。如果他能力大一些,把朝鲜问题解决了,然后就可以休养生息,这些农民起义可能就会逐渐式微。如果那样是不是就可以千古一帝了呢?
: 其实李世民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要解决朝鲜问题,出发点和杨广其实基本类似,只是他能力强一些、把问题很好的解决了。
:
--
FROM 124.207.9.*
总感觉这楼有点overturn
--
FROM 58.220.95.*
这是李二从杨广身上吸取的最大教训了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哪个皇帝拿老百姓当人
:
--
FROM 124.207.9.*
隋还不够富庶?
【 在 bajibaj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差不多,杨广志向还是远大的,太着急建功立业了,但不是运气的因素。经过了几百年战乱百业凋敝,他爹建国后才几十年根本没积累起殷实的经济基础。
:
: 汉武帝也一样,没有他爹和爷爷两代人的积累他也没法开疆拓土,他敢玩他也完蛋。
:
: 当今也如此……家底殷实了才敢跟美帝硬刚。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FROM 39.144.103.*
打野渊吸取教训
对大野世民的挫折教育够够的
先是冤杀刘文静
后期拿大野元吉弹压大野世民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哈哈,您说的还真有道理。
:
: 确实很不理解杨广为什么在杭州不振作起来号令勤王。感觉大隋一下子就垮了,后期主要是群雄逐鹿,和隋没关系了。
:
: 看来杨坚鸡娃时忽略了挫折教育。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
: 机器人,无关个人观点,只为赚积分。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FROM 39.14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