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不用统一数字纪年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修改:charcoal FROM 121.229.124.*
FROM 121.229.124.*
大多数老百姓活不过一个甲子,更不需要学习历史
--
FROM 111.196.210.*
那也烦啊;比如换年号狂魔——对了,就是女人才爱搞这些虚荣折腾人的东西,武则天22年换了18个年号。你让普通老百姓,脑子慢一点儿 的,可能都搞不清自己当下是几岁了。
【 在 hanweiyi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多数老百姓活不过一个甲子,更不需要学习历史
--
FROM 121.229.124.*
她老公你猜多少个??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烦啊;比如换年号狂魔——对了,就是女人才爱搞这些虚荣折腾人的东西,武则天22年换了18个年号。你让普通老百姓,脑子慢一点儿 的,可能都搞不清自己当下是几岁了。
--
FROM 112.232.122.157
因为保守,不愿意调整。
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数字化概念,如 二十四节气。还有那些算命的那套
【 在 charcoal (黑丁)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
--
FROM 153.0.129.*
我猜每个史官和每个高级衙门有一本历书,上面有各年的干支、年号、历史大事,类似于通鉴一开始那种。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106.120.85.*
数字纪年有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元年是哪年
对于开国皇帝来说,元年自然是自己登基的那年,但是后面的皇帝也认为自己有必要是元年。所以一直就是这样
然后对老百姓来说,使用数字纪年和皇帝年号,差别不是太大,习惯而已。
--
FROM 61.48.41.*
事事建立皇权。条条体现皇权。贵族是上天排在人间的管理者。但是这一套的骨子里。依然是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吧。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171.13.243.*
中国古代时间观念是循环往复的,所以用皇帝纪年就行。时间有个起点,一直往前,是基督教的观点。
【 在 charc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FROM 124.126.141.*
天干地支这套要求太高了,要能灵活辨识运算,不要说说文盲(古代社会文盲率太高)、就是放到现在社会(9年义务教育)面上,让人掌握也挺难的。保不准连皇上自己都稀里糊涂、尤其是脑子迟钝点的如惠帝殇帝的那群。
不仅愚民、增大难度系数全社会遭殃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事建立皇权。条条体现皇权。贵族是上天排在人间的管理者。但是这一套的骨子里。依然是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吧。
--
FROM 49.6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