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勾股定理的谣言
这破仪器感知了地震估计人都被震得七荤八素了,既然人都感觉到了,要这机器有啥用,脱裤子放屁。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来没说地动仪预测地震
: 你没读过高中?
: 说的是感知地震
: 这个在清末就有法国人 日本人先后复原过,国际上承认的,这是人类第一台感知地震的仪器
--
FROM 113.88.112.*
你读过原文?
说的是人没感知啊
按你说,还要地震仪干嘛呢,唐山的时候,人难道没感知的?但你不得定震级 震中 震源深度
【 在 ZKe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破仪器感知了地震估计人都被震得七荤八素了,既然人都感觉到了,要这机器有啥用,脱裤子放屁。
--
修改:defeatyou FROM 219.236.0.58
FROM 219.236.0.58
史书记载,张衡地动仪“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说明人没有感觉到,地动仪可以感觉到。
【 在 ZKe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破仪器感知了地震估计人都被震得七荤八素了,既然人都感觉到了,要这机器有啥用,脱裤子放屁。
--
FROM 112.47.162.*
啧啧,又暴露一个恨国党,你自己往下看吧
【 在 sfmotohl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屈词穷开始打滚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 ...................
--
FROM 117.136.0.*
中国历史上经历的文明颠覆太多了(不是唐宋那种朝代交替),所以科技传承很难。比如为啥刘徽、祖冲之的学说没有传承,因为南朝灭亡了,隋唐继承的是北朝数学。根子还在五胡乱华。
宋朝数学的遗脉,到了元初朱世杰那一代去世,也断了。
要问就得问,为什么华夏总是保护不住自己的文明吧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家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凤毛鳞角,不存在什么批量。
: 关键还是在于他们的辛苦付出果实可以在多大意义上进行社会面推广,这是一个社会组织形态的问题。
: 我国古代对于科学技术的社会面推广,是不够重视的。
--
FROM 117.136.0.*
宋元数学四大家,实际上是宋元(初)数学四大家。你仔细品。
我是一万个不同意有的人把明朝数学落后归于华夏传统、明朝政策,宋朝数学巅峰在蒙元统治中期就被磨灭了,朱世杰后继无人。问题在蒙元的文明断代,不在华夏传统、明朝政策。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元朝科技比宋朝科技发达吧。
:
--
FROM 117.136.0.*
这还不是改朝换代的原因。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一向把这类可以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当作是朝廷掌握权力的秘诀,而不原因向普罗大众推广,到了后期,甚至禁止民间传习。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历史上经历的文明颠覆太多了(不是唐宋那种朝代交替),所以科技传承很难。比如为啥刘徽、祖冲之的学说没有传承,因为南朝灭亡了,隋唐继承的是北朝数学。根子还在五胡乱华。
: 宋朝数学的遗脉,到了元初朱世杰那一代去世,也断了。
: 要问就得问,为什么华夏总是保护不住自己的文明吧
--
FROM 117.176.219.*
从南朝数学看,数学这种纯虚的东西,需要喜欢和玩赏的清闲贵人搞的,或者至少需要提供赞助。中国从周开始就是很崇尚实务,没有土壤搞这些,儒家/法家当政就更如此了
--
FROM 219.144.180.*
周还还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从齐桓公招贤的故事看,当时乘法口诀已经普及了,所以齐桓公笑了,你这算什么本事呢
【 在 sunking75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南朝数学看,数学这种纯虚的东西,需要喜欢和玩赏的清闲贵人搞的,或者至少需要提供赞助。中国从周开始就是很崇尚实务,没有土壤搞这些,儒家/法家当政就更如此了
--
FROM 219.236.0.58
对啊,乘法口诀表很实用,孔子也做过委吏,然后有什么发展?没有必要了,从实用角度够用了,研究研究仁义更重要。
欧洲也是这样,断了希腊数学根源的是罗马,而不是基督教,对罗马而言,数学在工程上足够用了,没有必要在搞希腊那种虚头巴脑的数学和哲学了,做个沉思录,让精神和世俗和解就可以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还还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从齐桓公招贤的故事看,当时乘法口诀已经普及了,所以齐桓公笑了,你这算什么本事呢
--
FROM 219.14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