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袁崇焕被杀一点不冤
还有一个人提出五年打完某场战争的。。。
当时他的军队是敌人的四分之一
五年和毕其功于一役的差距,大约在。。。
一战打了四年,二战虽然号称六年,但也就五年多
这不是明晃晃的,*着眼睛说*话吗?
【 在 si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崇祯总想毕其功于一役是垃圾。
: 和崇祯臭味相投,提出五年平辽的某人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RD-W09」
--
FROM 60.29.153.*
汉武帝那时候,额。。那方向,都是陆路
辽西走廊临海,可以海运降低运输成本
你连这个都。。。
真是让人目瞪口呆啊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袁崇焕要修的地堡不在宁远,而是宁远往前又拱了几百里..
: 你这“人数一样,费用就一样”的思路真的是让人目瞪口呆啊...
: 当初汉武帝打匈奴费那么大劲干啥
: ...................
--
FROM 60.29.153.*
不用运输的?
在边境养10万兵和在家养10万,代价是一样的么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头是军饷,装备啊。和在哪里有啥关系。
: 就算是杨嗣昌的关内计算:
: 兵12万就要饷280万,其中骑兵至少需要36两每年每人。步兵大约18两每人每年。
: ...................
--
FROM 183.25.122.*
贞观十三年,玄奘离开大唐前往西天取经,
贞观十五年,太宗派人将玄奘抓回,剐之。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年平辽,五年时间练兵很短么?
: 李定国练兵也就三年啊。
: 那皇太极入关,袁上任也才一年。
: ...................
--
FROM 58.246.57.*
说到运输,当然前出划算了。
前出得到大片无主土地,军屯。关内地主谁肯把地拿出来。
辽东的粮食,是当时北方最便宜的。
袁崇焕五年计划里,关宁军粮食逐渐全部本地解决。
宁远有海运,和山海关一样的。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运输的?
: 在边境养10万兵和在家养10万,代价是一样的么
--
FROM 122.9.80.*
我记得玄奘确实是自己跑的
太宗应该也不太在意
【 在 Ronca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贞观十三年,玄奘离开大唐前往西天取经,
: 贞观十五年,太宗派人将玄奘抓回,剐之。
--
FROM 60.29.153.*
你这就纯粹是移花接木...
前出是袁建议、孙当头搞的那一拨,这计划早就破产了
袁崇焕五年计划那都是后来调整过的
还有,"宁远有海运,跟山海关是一样的",
这说法也太离谱了,说得搞海运不要钱似的...
从山海关往外是直接陆地运就行
拿宁远作跳板,得先运到海边,然后海运,最后再往外陆地运
不管怎么算都看不出来是一样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运输,当然前出划算了。
前出得到大片无主土地,军屯。关内地主谁肯把地拿出来。
辽东的粮食,是当时北方最便宜的。
袁崇焕五年计划里,关宁军粮食逐渐全部本地解决。
宁远有海运,和山海关一样的。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运输的?
: 在边境养10万兵和在家养10万,代价是一样的么
--
FROM 183.25.122.*
袁是建议挺进宁远,可没让去打耀州啊。
袁后来说的清清楚楚,我一人驻在宁远,北京可安枕。
就是主守么。
至于费用,
我不是说了么,辽饷大头是军饷,人头费,工资。
和在哪里有关么?
其次是粮食,辽西军屯,粮食价格北方最便宜。
只有都计划全部本地解决了,都不用运。
其三运费,从山东起运粮食,陆运,上船,到辽东,下船,最后运到广宁,1石粮食是1两银子运费。
你要运其他东西,盔甲什么的,要外地造的能要几个量,几个钱?
其四,有多少东西是山海关造的?如果北京造,或者外地造。
一个是天津上船到山海关,一个是天津上船到宁远。也没多大区别吧。
真大宗。
去塔山可以走高桥,去右屯可以走海边,去大凌河可以逆大凌河,去锦州可以逆小凌河。
水路都是通的。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纯粹是移花接木...
: 前出是袁建议、孙当头搞的那一拨,这计划早就破产了
: 袁崇焕五年计划那都是后来调整过的
: ...................
--
FROM 122.9.80.*
说离谱还是你啊
袁和王矫情山海重关的时候,孙去的,之后否定了山海重关
你以为袁和你一样“没有政治素养”?来个领导,领导每个意见都矫情?能完成自己的设想就不错了
史书记载了袁修宁远的过程,没有他参与孙其他活动的记载
你就叭叭两句,直接绑定?看看史书能累死?
海运当然要钱,但要看从哪里开始运的,如果只是单纯增加一段海运,那么成本增加的有限
“不管怎么算都看不出来是一样的”,因为你不会算
江南才是钱袋子,粮饷主要都是江南运来的,造城材料一般就近取材
估计你还是看不明白,广大网友看懂了就行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纯粹是移花接木...
: 前出是袁建议、孙当头搞的那一拨,这计划早就破产了
: 袁崇焕五年计划那都是后来调整过的
: ...................
--
FROM 60.29.153.*
袁没让打耀州,
可他的建议让孙建地堡建到宁远前方数百里了啊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袁是建议挺进宁远,可没让去打耀州啊。
袁后来说的清清楚楚,我一人驻在宁远,北京可安枕。
就是主守么。
至于费用,
我不是说了么,辽饷大头是军饷,人头费,工资。
和在哪里有关么?
其次是粮食,辽西军屯,粮食价格北方最便宜。
只有都计划全部本地解决了,都不用运。
其三运费,从山东起运粮食,陆运,上船,到辽东,下船,最后运到广宁,1石粮食是1两银子运费。
你要运其他东西,盔甲什么的,要外地造的能要几个量,几个钱?
其四,有多少东西是山海关造的?如果北京造,或者外地造。
一个是天津上船到山海关,一个是天津上船到宁远。也没多大区别吧。
真大宗。
去塔山可以走高桥,去右屯可以走海边,去大凌河可以逆大凌河,去锦州可以逆小凌河。
水路都是通的。
【 在 SaintSha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纯粹是移花接木...
: 前出是袁建议、孙当头搞的那一拨,这计划早就破产了
: 袁崇焕五年计划那都是后来调整过的
: ...................
--
FROM 183.2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