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兴也勃焉
扶余-高句丽人,其实就是O系里最早闯关东的农耕群体。东北农耕条件差,自身实力也不足,被华夏人和女真先祖夹击搞垮了,余部去了日、朝。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扶余国感觉很挫,武力值很弱,也不爱打仗扩张。有啥城池遗迹吗?
--
FROM 117.136.0.*
嗯...上次你说过几条。这个还是看帝王决心的,下决心打是不是也有可能?高句丽我觉得实际上是比入关前的金国满清要强大的,耗费隋唐太多精力了,导致这个方向保守起来。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后诸葛亮来看,或许是这样。站在当时唐人的角度,咱之前讨论过这个事儿。唐廷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允许他这么做。。。
:
--
修改:tianc03 FROM 117.136.0.*
FROM 117.136.0.*
整个扶余民系来说,出了个高句丽算是可以的了。至于夫余国,就跟绝大多数边疆小国一样,从生到灭,常规性的悄无声息。。。
城池的话,跟高句丽早期类似,各种山城。一般推测,早期都城在吉林东团山的南城子古城,后期在辽源的龙首山山城。其他还有一些各种规模的山城。纵观扶余人的历史,算是把山地农业民族的属性点儿点满了。。。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扶余国感觉很挫,武力值很弱,也不爱打仗扩张。有啥城池遗迹吗?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66.*
FROM 111.201.66.*
“下决心”是可以啊。打高句丽就是下了决心的,隋唐四代皇帝七八次征伐,还用废掉一个隋政权。
问题在于,唐人的角度上讲,那会儿的东北,没啥威胁了,而其他眼么前儿就在的威胁一堆一堆的。平白为毛要下这种“决心”呢?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上次你说过几条。这个还是看帝王决心的,下决心打是不是也有可能?高句丽我觉得实际上是比入关前的金国满清要强大的,耗费隋唐太多精力了,导致这个方向保守起来。
--
FROM 111.201.66.*
对了,扶余人败亡后,东北的农业是不是严重倒退了,后来到闯关东前都没农业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个扶余民系来说,出了个高句丽算是可以的了。至于夫余国,就跟绝大多数边疆小国一样,从生到灭,常规性的悄无声息。。。
: 城池的话,跟高句丽早期类似,各种山城。一般推测,早期都城在吉林东团山的南城子古城,后期在辽源的龙首山山城。其他还有一些各种的山城。纵观扶余人的历史,算是把山地农业民族的属性点儿点满了。。。
:
--
FROM 117.136.0.*
总体上来说,也没有。之后渤海、辽、金、元的东北也都是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的。所以这也是元代能在东北设置那么多州府路的原因之一。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了,扶余人败亡后,东北的农业是不是严重倒退了,后来到闯关东前都没农业了。
--
FROM 111.201.66.*
黑水靺鞨还是很孝的,粟末靺鞨就比较跳,俨然是唐版的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要是没有营州之乱,开元年间打垮吐蕃的时候还是有机会的。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决心”是可以啊。打高句丽就是下了决心的,隋唐四代皇帝七八次征伐,还用废掉一个隋政权。
: 问题在于,唐人的角度上讲,那会儿的东北,没啥威胁了,而其他眼么前儿就在的威胁一堆一堆的。平白为毛要下这种“决心”呢?
:
--
FROM 117.136.0.*
那就奇了,这些人的后裔呢?都变成女真了?现在东北平地上都是后来闯关东的汉人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体上来说,也没有。之后渤海、辽、金、元的东北也都是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的。所以这也是元代能在东北设置那么多州府路的原因之一。
:
--
FROM 117.136.0.*
是的,在明代来说,就是女真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等。。。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奇了,这些人的后裔呢?都变成女真了?现在东北平地上都是后来闯关东的汉人了。
--
FROM 111.201.66.*
渤海一开始跳的时候,唐军去了,没成功。之后渤海就认怂了,有时候有些小动作,但是总体没有挑战以唐为核心的东北(乃至东亚)地缘秩序。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理由下那么莫名其妙的决心。
总之就是一句话,唐人四周边儿事儿多得很,东北又不是什么唐人的圣地。一个劲儿觉着唐人应该跟他们死磕,没什么道理。。。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水靺鞨还是很孝的,粟末靺鞨就比较跳,俨然是唐版的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要是没有营州之乱,开元年间打垮吐蕃的时候还是有机会的。
--
FROM 111.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