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乾隆元年的一起5人轮J案
说的清楚啥?古代法律规定,案例都有,你扯个案可能隐匿赃物和这个有啥关系?你根本没有给出任何史料证明你的揣测,不嘴硬是什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我嘴硬
: 我说的很清楚
: 你的上司也不傻
: ...................
--
FROM 114.246.237.*
啥叫史料啊
要是想你想这么简单,那不等于可以随便街上抓人了
高俅张都监还费力陷害啥
所以词还留下来了,叫栽赃
我后面也说了,盗窃也有冤案,都是没有赃的情况下认定的
比如20多年前有个大学生的冤案,说是盗窃20万
那他如何短期内花完这么多钱的?买了东西也该有物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清楚啥?古代法律规定,案例都有,你扯个案可能隐匿赃物和这个有啥关系?你根本没有给出任何史料证明你的揣测,不嘴硬是什么?
--
FROM 183.241.154.190
你所谓不见赃不算破案的规定,有任何史料依据么?符合逻辑么?尽力起赃,和什么必须有赃才算盗窃有啥关系?至少你看不到法律规定"未得财"的情况么?没得财有啥赃?处理不了还是定案不了?你有基本逻辑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史料啊
: 要是想你想这么简单,那不等于可以随便街上抓人了
: 高俅张都监还费力陷害啥
: ...................
--
FROM 114.246.237.*
所谓中庸之道嘛,偏左偏右都不好,极*更是要出大问题
但如何平衡,是很难的,这也是水平的体现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古说人命关天,死刑要皇帝审核,轮J是死罪,于是案卷就到了乾隆 这里。不要说乾隆这么精明的人,任何智力在线的,都会觉得不对,此时乾隆刚即位不久,天下也算太平,怎么河南爆出这样的案子。于是乾隆任命刑部尚书孙嘉淦为钦差,去河南查案。记得孙嘉淦也算个能吏,所以乾隆派他前去查案。孙到了以后,首先勘察现场,是女子卧室,并不大,墙上有个洞,只容一人穿过。孙又看了看案发的床,一量只有三尺一,也就约1米宽,是个单人床,这么小的卧室和床,怎么容纳5个人犯案的?孙又提审了被告,一看更不对了,有个老头60多了,走路都不稳,在乾隆年间,60多也是高寿了,他 哪有力气强的。还有一个犯人家距离现场20多里,中间还隔了一条黄河,案卷说他从家出发到了 现场,犯罪完了 又回家睡了。这个被害人也不算漂亮,为啥这人要跑个半马,还过两次黄河来犯罪呢?孙 接着提审受害者,一问才知道真相。原来是家里半夜进贼了,那个洞是盗洞,女主被惊醒,黑灯瞎火也没看清,模糊认得其中一人,剩下四人都是根据这人口供抓的。那这个盗窃案怎么变成轮J案的呢?那是因为清朝要考核官员,盗窃案有破案率的要求,改成轮就没有这个要求了,于是当事的官员为了政绩升官,就炮制了这么一起离谱的案件。那这个官也太蠢了,你搞成5个人,皇上能不怀疑嘛,等于聪明反被聪明误。孙审明以后,奏报了乾隆,相关官员都受了处分。确实古往今来都是个难题,不考核吧,官员都学庞统T平了,这也不好。考核吧,有人又为了政绩造冤假错案。现在一些冤案,也是因为要求破案率 限期破案造成的。有的甚至不如古代,比如本案,至少没屈打成招,捉贼要见赃,没有赃物,只能改成轮。我看案例,不止一个盗窃案是冤案,都没找到赃款啥的就定罪了。只能说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是个理想,很难实现。
--
FROM 36.112.114.2
啥叫我有基本逻辑
我说的很清楚
你的上司也不傻,你这么干通不过的
所以有个词叫栽赃,张都监也不能随便抓武松,也得想办法陷害
施耐庵对于底层写的还是很真的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谓不见赃不算破案的规定,有任何史料依据么?符合逻辑么?尽力起赃,和什么必须有赃才算盗窃有啥关系?至少你看不到法律规定"未得财"的情况么?没得财有啥赃?处理不了还是定案不了?你有基本逻辑么?
--
FROM 183.241.154.190
当然没有逻辑,根本不存在什么没有见赃就一定无法破案的说法。这跟某个个案要找赃物没有任何关系。最少未得财的案例多了,哪有一定通不过?赃款已经挥霍了还就定不了案了?拜托有点脳子。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我有基本逻辑
: 我说的很清楚
: 你的上司也不傻,你这么干通不过的
: ...................
--
FROM 114.246.237.*
古代没有摄像头
我也说了,不见賍容易出冤案,所以知县和武松说 捉贼见赃,那是有道理的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没有逻辑,根本不存在什么没有见赃就一定无法破案的说法。这跟某个个案要找赃物没有任何关系。最少未得财的案例多了,哪有一定通不过?赃款已经挥霍了还就定不了案了?拜托有点脳子。
--
FROM 183.241.154.190
好笑,这是个案问题,见赃也可能栽赃,根本和话题无关。法律条文,案例,说明一切,你完全胡扯。逻辑上,举一反例即可证否,你都不懂,少丢人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没有摄像头
: 我也说了,不见賍容易出冤案,所以知县和武松说 捉贼见赃,那是有道理的
--
FROM 114.246.237.*
我就不和你扯了
你非死究条文我也不和你扯了
首先就说你不得财,打官司也是要钱的,损失小一般都不报案的,不值,所以鲁智深在桃花山抢东西跑了,周通说的是贼去了关门
能报案,肯定是损失巨大,你 简单说什么花干净了啥的,根本糊弄不过去的,所以那个案子是冤案,20多年前一个大学生,他怎么短期内花光20万的,总得有东西吧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笑,这是个案问题,见赃也可能栽赃,根本和话题无关。法律条文,案例,说明一切,你完全胡扯。逻辑上,举一反例即可证否,你都不懂,少丢人了。
--
FROM 183.241.154.190
法律不说条文规定,不看已有案例,那不是空对空胡扯么?未得财也有入室情节等,这明确是盗行已施,当然有处理的必要事实上也有处理的。根本没有什么一定不会报案,得手的也很多不报案,这根本也不是讨论范畴,你说可能性的话没人有意见。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不和你扯了
: 你非死究条文我也不和你扯了
: 首先就说你不得财,打官司也是要钱的,损失小一般都不报案的,不值,所以鲁智深在桃花山抢东西跑了,周通说的是贼去了关门
: ...................
--
FROM 114.24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