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吕蒙战略短视,有没有可能不取荆州,220年东吴将领大批亡故,
说吕蒙战略短视,有没有可能不取荆州,220年东吴将领大批亡故,221年刘备关羽顺江而下 ,王濬故事提前50年发生 ?
--
修改:un0 FROM 222.133.189.*
FROM 222.133.189.*
只要不是江东那种郑智智商,蜀汉一方能走到顺江而下的剧本前,一定是先搞定了北方。
【 在 un0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吕蒙战略短视,有没有可能不取荆州,220年东吴将领大批亡故,221年刘备关羽顺江而下 ,王濬故事提前50年发生 ?
--
FROM 120.246.29.*
我们经常从结果分析,被灭的一方应该如何如何
其实从东吴角度来说,问题不太大
得到很多底盘,稳定了自己的安全,还是颇为可取的
兼并周围力量,壮大自己,然后和大褒姒决斗,也是常态
战斗的决定因素太多了,很难完全掌握
--
FROM 60.29.153.*
如果陆逊再截击刘备关羽,胜负不说,肯定不会在夷陵了,是在荆州下游了。221年之所以陆逊在夷陵截击刘备,是因为219年吕蒙取了荆州,如果荆州还在关羽手里,陆逊没法越过荆州去夷陵截击刘备,会被刘备关羽两面夹击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经常从结果分析,被灭的一方应该如何如何
: 其实从东吴角度来说,问题不太大
: 得到很多底盘,稳定了自己的安全,还是颇为可取的
: ...................
--
FROM 222.133.189.*
蜀国先搞定北方,对吴国有啥好处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不是江东那种郑智智商,蜀汉一方能走到顺江而下的剧本前,一定是先搞定了北方。
:
--
FROM 36.112.195.*
没啥好处。吴国完全可以有点别的作为,到时候,蜀国面对的吴国也不是那之前的江东那点儿地盘,起码合肥可能不再是吴王快乐城,江淮一带甚至山东都可能尽收手中。当时的吴国选择了老大还在的情况下的老二老三互掏这个最差的选项。
【 在 gxm248 的大作中提到: 】
: 蜀国先搞定北方,对吴国有啥好处
: :
--
FROM 120.246.29.*
上一次不是在湘水?
只是没打起来
【 在 un0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陆逊再截击刘备关羽,胜负不说,肯定不会在夷陵了,是在荆州下游了。221年之所以陆逊在夷陵截击刘备,是因为219年吕蒙取了荆州,如果荆州还在关羽手里,陆逊没法越过荆州去夷陵截击刘备,会被刘备关羽两面夹击
:
:
--
FROM 60.29.153.*
北宋初年赵普不是提出“先弱后强”?
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好处。吴国完全可以有点别的作为,到时候,蜀国面对的吴国也不是那之前的江东那点儿地盘,起码合肥可能不再是吴王快乐城,江淮一带甚至山东都可能尽收手中。当时的吴国选择了老大还在的情况下的老二老三互掏这个最差的选项。
:
--
FROM 60.29.153.*
先易后难在当时以及后世也不是没有质疑声。
宋朝初年,宋军战斗力还在巅峰,北边皇帝是人称“睡王”的昏君辽穆宗,他在当初柴荣北伐的时候甚至说过“这地方本来就是汉人的,现在还给他们,也没啥舍不得的”这种话。。。(你丫也叫一国之主啊,为敌国说“自古以来”。。。)等宋平定了诸多小卡拉米,北边皇帝已经换成了英明的辽景宗。而且,大宋文武高层估计也捞得差不多了,更安于享乐了,军队仗也打得有点疲了。收复幽云16的时间窗口也关闭了。
当然,历史的解题思路不是考卷上的数学题,有时候并不是唯一的。您说的那种认可,也不是完全没有逻辑可讲:新朝刚立,需要稳定,需要多打胜仗,先把身子吃胖咯。贸然和强敌开战,打得好了自然一切都好,那些小卡拉米甚至可以不战而降。但打得不好,可能五代变六代。这主要还是从郑智角度的考虑吧?这跟吴老二的局面还不一样,毕竟,大宋是独对强敌,吴老二是拉着老三2V1,可以有的选项比大宋的二选一要多,他偏偏选了慢性自砂的一个选项。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初年赵普不是提出“先弱后强”?
: 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其实还有个样本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后,北伐灭元
当然这仨谁强就不太好说了,毕竟元太脆皮了
参考石亭之战的话,魏吴实力差距,比鄱阳湖的朱陈要小的多
先吃胖自己,再博一个概率也确实是一种选择
当然这两种选择,孙权也确实在犹豫
我认为,湘水对峙,刘家不同意联姻及关羽夺粮等一系列表现,让孙权决定了这个选择
这里面,刘家的责任也不小
好比婚姻,分则两伤,但过不下去了,也没辙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易后难在当时以及后世也不是没有质疑声。
: 宋朝初年,宋军战斗力还在巅峰,北边皇帝是人称“睡王”的昏君辽穆宗,他在当初柴荣北伐的时候甚至说过“这地方本来就是汉人的,现在还给他们,也没啥舍不得的”这种话。。。(你丫也叫一国之主啊,说这种话。。。)等宋平定了诸多小卡拉米,北边皇帝已经换成了英明的辽景宗。而且,大宋文武高层估计也捞得差不多了,更安于享乐了。收复幽云16的时间窗口也关闭了。
: 当然,历史的解题思路不是考卷上的数学题,有时候并不是唯一的。您说的那种认可,也不是完全没有逻辑可讲:新朝刚立,需要稳定,需要多打胜仗,先把身子吃胖咯。贸然和强敌开战,打得好了自然一切都好,那些小卡拉米甚至可以不战而降。但打得不好,可能五代变六代。这主要还是从郑智角度的考虑吧?这跟吴老二的局面还不一样,毕竟,大宋是独对强敌,吴老二是拉着老三2V1,可以有的选项比大宋的二选一要多,他偏偏选了慢性自砂的一个选项。
: ...................
--
FROM 60.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