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是只给出了搜索结果,没提供数据库。
我希望的是只提供数据库,并放开让用户自己查询。当然,数据库也提供一些基本查询。
也就是说,这个数据库不提供什么观点,只提供历史资料。查出来的结果,想黑想捧都可以,只不过对这个结果不满意的人,也可以很方便的批驳这个结论。
用户可以根据查询结果,再进行文学加工,就生成一个《千古冤忠袁崇焕》,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生成一个《大奸似忠袁都师》。只是用户如果较真,可以很方便的找出相关历史资料。这样,万年的袁都师的坑也就能更有学术味,而不是互相谩骂抬杠。这也间接提高了中华历史的普及。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数据库跟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本质上没区别:都是要经过筛选、再加工的。只不过资治通鉴是司马光那波人做的,你所说的是人和AI做的(其实本质都是人)。
: 我觉得,用技术手段把那些史料放在一起,在搜索、查询上做得好一些就可以了,方便用户查找,节省时间。像你说的:输入个“张居正”,给你一篇张居正的方方面面的东西,本身就是经过“处理”的,真没必要。而且这么做,《资治通鉴》有的问题,你的数据库同样会有。说到底,历史是人文学科,一些高科技可以用作辅助手段,但不要把自然科学那一套整个搬过来,那样是喧宾夺主甚至南辕北辙。
:
--
FROM 120.2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