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动篇第三
总论二条
论宗动有二端,一说本天之点与线,二说本天的运动
三曜都有两种运动,应以两物测之,这就好比用尺度来测量布帛。七政与恒星都是自东而西一日一循环,则以赤道为其尺度;
而它们又各有迟速不等的自西而东的本行,则应以黄道为其尺度。因此黄赤二道的联系紧密。
论本天之点与线 三章
论赤道七条
赤道在诸大圆中最重要,这有三个意义:
1. 不知赤道,则诸大圆皆无从可解
2. 赤道之理,最为简单
3. 一日一循环是七政的公共运动,由赤道主宰。
赤道两极即大圆之两极
大圆之心、中圈之心、赤道之心、地之心皆为一点
赤道为大圈,其分数也有半圈、有象限、有360度及分秒算数,与黄道、地平不同。黄道分十二宫各以30度为限,地平分四象,各以90度为限。
赤道也有过极点的180个经圈,用处很大。其左右旁也有等距侣圈(纬圈),至极点各90度,不太有用,与天元纬度同一线。
论黄道十条
黄道也是大圆,两交于赤道两交之间。最远于赤道的位置,角度为23度多。
黄道的两极距离赤道的两极也是23度多,与二道相离最远之数相同。
黄道分数其四象限360度,又分为12宫,24分为节气,72分之为候,与赤道不同。
12宫为:为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
后来历家为了方便,重新命名为“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
节气名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每一节气分为三侯,节气中以二至二分为主。
黄赤道交点处为春秋分,相离最远处为冬夏至。
黄道左右各8度用以确定月和五星出入之道,命名为月五星道(六曜道)。
各曜出入于黄道度数多寡不同,不超过8度,总命名为黄道带。
周天分为十二宫并非宗动天的唯一,六合之内所有宗动天以下直至地心都可以十二分。
所以言及宫有四意:
1. 黄道带上有长方形,长30度,宽16度,所有七政彗星等,从地心至本点作直线,其度分即命名为本点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2. 从地心至长方形四角各连一线,形成笼体,所有六合之内落入这个笼体,均命名为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3. 所有宗动天之内规面十二分之一,以黄道两大经圈形成的30度扇面,落于此面之内,均命名为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4. 从地心开始,所有落入此橘形体内,均命名为在本宫之某度某分。
黄道有精度(长度),有纬度(广度),从黄道过极圈以定其精度,方法与赤道同,但是本道本极不同。
起算从春分起的含义有二:
1. 此为黄赤道两大圆的交点
2. 此为大圆的中点,处于二极之间。
黄道比论八条(与赤道比,与地平圈比,与地平南北圈比)
与赤道比论
黄赤道之交为春秋分,从此二点作极大圆名为极分交圈,从二道最远处作极大圆名为极至交圈。
极分交圈和极至交圈分别把黄道与赤道分为四分,每分各90度。
测量黄赤道相距不用黄道纬度,用赤道纬度。(从黄道出纬度线至赤道测量的角名为偏度)
例如从降娄宫30度若用广度为13度,若用偏度则为12.5度。
黄道一象限内各有其偏度,最远处23度多,其余三象限也是同理。
测量黄道弧的经度也不用黄道的经度,而用赤道的经度。
例如降娄宫本来有30度,以赤道测量之,则为27度。为此命名为“赤道之上黄道升度27度”。
从黄赤交点向北到黄道圈最远处为90度,每度作一圈,与赤道的等距圈平行。其初圈就是赤道,第90圈即为夏至圈。冬至亦然。
这些圈的名字叫做日辙圈,或者日距圈。
赤道纬圈23度多,过黄道极点的那个圈,叫做极圈。
与地平圈比论
看不清
与地平南北圈比论
两圈相交作角为从66度多到90度。90度为二至,66度为二分。
论本天之运动 四章
总论一条
宗动天常平行,终古不变速。
诸点与地平比论十八条
从先在地平下不见,到地平上见,为出;反过来则为入。
所有平球各点出现于地平上的,都于地平平行,无出入。七政则不是。
如果黄道极在天顶,则黄道每日一次与地平为一线。一瞬间则六宫在地平之上,六宫在地平之下。
离黄道极圈而外,则出入都有规律,一宫先出,二宫继之,入也是同理。
如果是黄道极圈之内,则恰好相反。
如果要测各点出入地平的运行,则测法必以赤道的升度为其尺度,原因是赤道恒平行,有名有法,有准分尺度。
平球而外所有各宫出地平上,在黄道都是30度,在赤道则有长短。测法都不用黄道长度,而用赤道上之黄道升度。
测升度有二法,或连或断:
连法是从初宫初度起至本点,根据之前的方法视赤道同出度即得。
如果黄道上有别设二点,欲测二点得升度,则为断法。此法以前点视初宫相距升度为多少,这是前升度。
以后点距初宫之升度为总升度,从总升度减去前升度,即得后升度。
问:黄道弧用赤道之升度测量不相等,也有相等的吗?
答:有的,正球从二分二至起算,各出地90度,其黄道弧与升度相等,周天之中只有这四个相等处。
问:正球黄赤道之四象限其升度与黄道弧相等的原因是什么?
答:黄赤道都是大圈,其所分的相似圈分也相等。极至极分二大圈将黄赤道分为四象限,此二大圈出入地时,即地平
与四象限之交,相合为一线,所以此时黄道的象限交与赤道的象限交同出同入。
如果是欹球,则黄道的半圈从分起,从分止,周天之中与赤道升降度相等有两次,什么原因?
黄赤道二分的交点同时到地平,二大半圈必然相等。
欹球二相等之外其他升度与黄道弧都不相等。
问:二象限同升常自不等,为什么至90度则相等?
答:黄道弧与升度从初宫初度开始每度的升度各有差别,初差比较多,后差比较少,越近越少,
到极远处则相等。过了二至则反之。
升降有两种:正升降,斜升降。
黄道各弧与升度同出入,如果赤道上升度大于黄道弧,称之为正升降;如果小于黄道弧,称之为斜升降。
越大越正,为黄道与地平夹角近于直角,越小越斜,为黄道与地平夹角远于直角。
正球有四宫为正升:冬夏至前后各二宫。冬至前后为析木、星纪,夏至前后为实沈、鹑首。
其余八宫有斜者,有半斜者。
如果是欹球,则总是有六宫为正升,称为迟升;斜升称为疾升。
问:欹球的正升为哪六宫?
答:如果北极出地1度到66度,则为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此六宫为正升。正升则斜降。
南极出地者则相反。
以升降比论四条
论正球黄道上两点去离二至二分(也称为四大点)各相等,则其升度也相等。
其相对之宫升度也相等,例如降娄寿星都是27度之类。
如果是欹球,则相对宫的升度各不相等。
有两点距离春秋分大点相等,则其升度也相等。
以正欹球比论二条
从降娄到鹑尾六宫,欹球的升度小,而正球大。从寿星至娵訾六宫则相反。
有两弧在黄道上相对相等,其正球之两升度并为一率,欹球之两升度并为一率,此两率相等。
以黄道之出入比论(即升降度之合)五条
出度必然等于入度(不论正偏球)
各宫的出入度与相对宫的出入度相等
欹球的出入度虽然相等,但是正斜不等。此正升则彼斜降;此斜升则彼正降。
一宫一弧在正球有升度,在欹球有升度,此二升度相减,称之为升差。
正球的升降度可从地平起算,也可从地平南北圈起算,因为赤道与地平圈与南北圈相遇都是直角相等。
欹球则不可以,必须用地平圈起算。
--
FROM 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