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月亮上的阴影像兔子(其实也不算像),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将月亮和兔子联系起来,历代注家都将“顾菟”解释成兔子,朱熹认为,“顾菟”是一种特别的兔子。
民国时,著名学者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首次提出异议。他认为,在古籍中,最早用来代表月亮的是蟾蜍,以后是蟾蜍与兔并称,用兔称月出现得最晚。应是兔与蜍音近,导致后人误将蟾蜍当成“蟾和兔(蜍)”。所以,“顾菟”应是楚国方言,本意是蟾蜍。此说引起巨大争议,苏雪林便回击说,果然如此,为什么东汉扬雄在《方言》中不提?还有学者认为,“顾菟”是“於菟”,即老虎。
考古发现推翻了闻一多的论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T形帛画上,月中既画蟾蜍,也画兔子,说明“蟾蜍与兔并称”出现得并不晚。
今人怀疑兔子,很可能来自对“穴兔”的刻板印象。“穴兔”经驯化,变得呆萌可爱,很难让人联想到月亮。但在古代,不仅中国人以月指兔,印度人也这么看。
季羡林先生说:“从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梨俱吠陀》起,印度人就相信,月亮里面有兔子。梵文的词汇就可以透露其中的消息……印度神话寓言里面还有许多把兔子同月亮联系起来的故事,譬如巴利文《佛本生经》第316个故事。在中译佛经里面,也有不少这样的故事。”
兔子的孕期一般是30天(短则28天),正好是月相变化的一周期,二者似有暗中往来。
--
FROM 106.3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