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地方吏治的困惑(下)——读《读通鉴论》有感(zz)
朝班位次至少在宋代是制度,发布过几次规定进行过修改
明代内阁与六部的相对地位高下总要有个准则才好比较,否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永远没有基础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票拟权是习惯形成的,正式制度里没有,至于朝班位次更是典型的惯例了
: 其实内阁的地位并没有超过六部,至少没有超过吏部。明朝惯例,吏部尚书不得兼大学士
: (只有极少数例外),就是怕两个大权由一人掌握
--
FROM 166.111.66.239
是的。共同进步,
大家都能从讨论中得到启发就可以了。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啊,以后有新东西再来讨论。
: 这文章是你写的吗?
--
FROM 202.112.90.19
参考朱东润“张居正传”,里面对内阁制度有详细论述
【 在 HansSachs (纽伦堡的师傅歌手——明道风度伊川气象)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朝班位次至少在宋代是制度,发布过几次规定进行过修改
:
: 明代内阁与六部的相对地位高下总要有个准则才好比较,否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永远..
:
: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 票拟权是习惯形成的,正式制度里没有,至于朝班位次更是典型的惯例了
: ...................
--
FROM 217.43.82.58
其实强本弱末还是强本弱末都是不行的,关键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取得平衡,但这
个平衡太难把握了。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愿意坐下来认真的讨论,这是很好的,大家可以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
: 作者的一个重要缺点,在我看来,是论点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不仅仅是论据不够,..
: 当,在论证方面也有不足。譬如作者说地方分权“一是对地方有利,二是对中央有利..
: 究竟怎么个有利法,没看到明白的论证。作者又说“如果我不能说明我的观点,那就..
: 直接用美国的联邦制来表明我的观点,那是再恰当不过的。”如果作者对于自己的观..
: 因后果都搞明白了,逻辑关系都理顺了,怎么会不能说明自己的观点呢?以事实来佐..
: 然是一个常用的办法,但这不能代替自己的论证。而且这又是一个只有论点没有论证..
: 子,美国的联邦制怎么就能表明作者的观点了呢?作者对美国的联邦制吃透了吗?如..
: 透了,为什么不详细说一说呢?
: ...................
--
FROM 219.219.36.2
你这种观点几乎适用于一切问题
因为如果问题的两方面中,一方面绝对错误,没有任何好处的话,那么这方面自然不会有
人支持,就会自己消亡,也就不存在问题了。只要问题存在,就说明不是一方面越多越好
,就有一个平衡的问题
不过正因为这个观点的普适性,如果不加进一步说明,这个观点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 在 kanneiren (飞鹰)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强本弱末还是强本弱末都是不行的,关键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取得平衡,..
: 个平衡太难把握了。
: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作者愿意坐下来认真的讨论,这是很好的,大家可以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 :
: : 作者的一个重要缺点,在我看来,是论点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不仅仅是论据不够..
: : 当,在论证方面也有不足。譬如作者说地方分权“一是对地方有利,二是对中央有..
: : 究竟怎么个有利法,没看到明白的论证。作者又说“如果我不能说明我的观点,那..
: : 直接用美国的联邦制来表明我的观点,那是再恰当不过的。”如果作者对于自己的..
: : 因后果都搞明白了,逻辑关系都理顺了,怎么会不能说明自己的观点呢?以事实来..
: ...................
--
FROM 217.43.82.58
为政不得罪巨室……
代包钱粮兵役地方代办的除了绅衿,还有宗族、衙门书办/衙役等吧?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文行文含混,重点不明,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地方区划大小、选官制度、监察制度都
: 杂糅在一起,面面具到而又面面不足,不知想论何事
: 就几个具体问题而言,此文说加强地方权力有利避险,这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观点。但我觉
: 得其论证论据都还不充分,理论上说,分散可以减少风险,但是不能改变期望值。也就是
: 说,地方分权可以使得全国不至于全好全坏,而是有好有坏,其平均值应该跟集权情况下
: 的期望值相同。除非地方分权有其他的优势。一旦有险,坏的地方垮掉了,好的地方能独
: 存么?而且,分权之后资源也随之分散,力量聚积不起来,分散风险的优势能抵消这个缺
: 点吗?即使不谈这个观点正误,此文举的例子也很不恰当。自太平天国之后,清朝地方督
: 抚权力相当大,已隐然有后来军阀割据之势,洋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几个督抚推行起
: 来的。八国联军侵华之役,东南3督竟能搞东南互保,置身战事之外。这样的权力还不够分
: 散吗?
: ...................
--
FROM 61.170.187.122
书办/衙役是政府的办事人员,当然要参与钱粮兵役业务,但他们的角色跟代办的缙绅是不
一样的
宗族不知你指得什么?
【 在 Greenland (苍野)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政不得罪巨室……
: 代包钱粮兵役地方代办的除了绅衿,还有宗族、衙门书办/衙役等吧?
:
: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 此文行文含混,重点不明,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地方区划大小、选官制度、监察..
: : 杂糅在一起,面面具到而又面面不足,不知想论何事
: : 就几个具体问题而言,此文说加强地方权力有利避险,这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观点。..
: : 得其论证论据都还不充分,理论上说,分散可以减少风险,但是不能改变期望值。..
: : 说,地方分权可以使得全国不至于全好全坏,而是有好有坏,其平均值应该跟集权..
: : 的期望值相同。除非地方分权有其他的优势。一旦有险,坏的地方垮掉了,好的地..
: ...................
--
FROM 217.43.82.58
我的意思是地方县衙里的书办/衙役并不止是政府办事人员。
以清代而论,县官及其聘请的师爷属于朝廷委派的流官,
官方文档中缴纳钱粮的黄册也是官样文章。生长当地,可
以世袭的书办“土司”手里才把持着真正记载当地实际地籍权属的
鱼鳞册,并靠这个在钱粮缴纳中大大上下其手。这样的情形,
也就是“胥吏盘剥”,常州府立过六块碑禁止,当然还是
禁而不止。
至于宗族就是宗族,在南方一些宗族势力强的地方,出面
支应军马钱粮的是宗族这个单位;这和“劣绅代完”中,
仗功名出头,以个人身份代包的绅衿还是有所差别的。
族长靠血缘或道德或功名皆可担任,这也略不同于绅衿。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办/衙役是政府的办事人员,当然要参与钱粮兵役业务,但他们的角色跟代办的缙绅是不
: 一样的
: 宗族不知你指得什么?
--
FROM 61.170.18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