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的统一似乎并不彻底
hoho,话是这么说,但帝王的理想和历史的现实可都不是说说而已
从焚书坑儒开始,到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界“大统一”的进程和发展不是很说明问题了么?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哪里能烧得光?思想更是遏制不了的。
--
FROM 210.72.154.*
【 在 gcat (CNMD!) 的大作中提到: 】
: hoho,话是这么说,但帝王的理想和历史的现实可都不是说说而已
: 从焚书坑儒开始,到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思想界“大统一”的进程和发展不是很说明问题了么?
我倒觉得思想界的大统一是和政治上的大统一,以及文官制度的产生(自唐开始)而臻于完成的,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倒没什么关系。
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文官制度是必须的,这个现实导致了取士标准向儒家(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既定社会等级和秩序)靠拢。物质决定意识,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思想界的逐渐走向统一。这个过程,并不是哪个帝王能倡导、能决定的,没有焚书坑儒,一样会有同样的结果。
--
FROM 203.116.234.*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灭六国,其中赵、魏、楚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失败后损失也很惨重。
: 齐最后被秦攻击,一战溃败后投降。
: 燕、韩实力较弱,燕国除太子丹派刺客,其他抵抗行动没起到什么作用;
: 韩国配合项燕,在后方发动叛乱,击败了李信的秦军。
~~~~~~~~~~~~~~~~~~~~~~~~
嘿嘿,这个应该是出自田余庆的《秦汉魏晋史探微》吧。我也买了一本,还没看完。
--
FROM 203.116.234.*
你说的这些都是“大统一”的发展过程,官方教材里都是写“中央集权”是如何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但丝毫不能否认后来这些发展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焚书坑儒”正是秦始皇“努力”的一部分
总之,你提的“制度”跟我说的没啥矛盾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觉得思想界的大统一是和政治上的大统一,以及文官制度的产生(自唐开始)而臻于完成的,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倒没什么关系。
: 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文官制度是必须的,这个现实导致了取士标准向儒家(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既定社会等级和秩序)靠拢。物质决定意识,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思想界的逐渐走向统一。这个过程,并不是哪个帝王能倡导、能决定的,没有焚书坑儒,一样会有同样的
--
FROM 210.72.154.*
【 在 gcat (CNM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这些都是“大统一”的发展过程,官方教材里都是写“中央集权”是如何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 但丝毫不能否认后来这些发展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焚书坑儒”正是秦始皇“努力”的一部分
: 总之,你提的“制度”跟我说的没啥矛盾
还是有区别的,呵呵。我看到的是个自然选择(套用一下达尔文主义)的过程。你注重的,是帝王的个人努力。
--
FROM 203.116.234.*
这两个也不矛盾,偶然和必然、个人和历史的辩证关系而已
如果说中国走向大统一有其必然性,那么秦始皇的个人努力则是这个必然的一个关键节点。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有区别的,呵呵。我看到的是个自然选择(套用一下达尔文主义)的过程。你注重的,是帝王的个人努力。
--
FROM 210.72.154.*
秦统一的时间还太短,没有时间来消化这些地盘
如果不是二世而亡,统治能够在延续百年左右,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灭六国,其中赵、魏、楚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失败后损失也很惨重。
: 齐最后被秦攻击,一战溃败后投降。
: 燕、韩实力较弱,燕国除太子丹派刺客,其他抵抗行动没起到什么作用;
: ...................
--
FROM 218.240.129.*
焚书坑儒--其实可以认为是反封建,反割据的一个举措,不过比较过激
某些儒生成天在始皇面前说古例,要分封,要割据,始皇烦啊,刨坑把他
们给埋了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焚书坑儒谈不上有什么作用吧?有也是负值。
--
FROM 203.86.63.*
主要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刘邦时候封异性或同姓诸侯王,也是适应了当时不同地方的社会结构,换个国王遇到的阻力比直接设置郡县小得多
当然也有些鞭长莫及,有前科的项氏、张良还活得好好的,别的更是如此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秦灭六国,其中赵、魏、楚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失败后损失也很惨重。
齐最后被秦攻击,一战溃败后投降。
燕、韩实力较弱,燕国除太子丹派刺客,其他抵抗行动没起到什么作用;
韩国配合项燕,在后方发动叛乱,击败了李信的秦军。
秦末,对秦造成最大威胁的还是楚、齐、赵、魏等国,可见秦统一六国,
虽然歼灭了楚、齐、赵、魏大量军队,但未破坏其基干力量,残余力量都
潜伏下来伺机而动。
倒是经过楚汉相争,项羽屠秦,韩信平魏、赵、齐等国,刘邦灭楚,算是
基本把六国旧贵族力量扫荡干净了。
--
FROM 220.184.72.211
这也算作是“广义”上的政治问题 :P
【 在 gcat (CNMD!) 的大作中提到: 】
: 更大意义还不在政治上
: 统一度量衡货币、焚书坑儒。。这些都给汉王朝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
FROM 222.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