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辽沈战役和明清战争的对比
是"任",不是追授,当时锦州一带明军只控制着锦州城和松山等少数地方了.
他父亲当时是户部尚书,世袭世管佐领
给他追封的是世袭骑都尉,并且在锦州东关设立了祠堂,奉旨春秋二祀,前些年这个祠堂还在
【 在 lamblamb (笨羊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头衔中有锦州字样?追授的吧?
--
FROM 125.34.78.*
中古时期的民心不是现代的民心
古代也有民族主义,比如宋朝的民族主义,它不是七千万人的民族主义,而是三百万读书
人的民族主义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在看王树增的《解放战争》,看到辽沈战役这一块儿觉得和明末的情况放在一起对比真是非常有意思。
: 都是官军无法野战(袁崇焕时期关宁军的另算),只能固守交通线上的几个要点,坐等匪军来一口一口把自己吃掉。
: 辽沈战役还可以用民心向背来解释国共两军兵力对比的不足,但明清那段,民心难道是向着满清吗?不能吧。但又如何解释很多名城(如抚顺、沈阳)都是被内应打开城门的呢?
: ...................
--
FROM 123.103.6.*
领教
【 在 Luker (Lurker@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任",不是追授,当时锦州一带明军只控制着锦州城和松山等少数地方了.
: 他父亲当时是户部尚书,世袭世管佐领
: 给他追封的是世袭骑都尉,并且在锦州东关设立了祠堂,奉旨春秋二祀,前些年这个祠堂还在
: ...................
--
FROM 210.21.234.*
我大清那会儿有这个“大清锦州副都统”的官职吗? 那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 在 Luker (Lurker@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辽东诸将意志还是挺坚定的
: 一般都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投降
: 像祖大寿就在锦州坚持了一年,粮尽而降
: ...................
--
修改:fuyun05 FROM 99.93.101.*
FROM 99.93.101.*
六部尚书地位很高,令先祖想必也是历史名人了。
请教究竟是哪一位?
【 在 Luker (Lurker@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任",不是追授,当时锦州一带明军只控制着锦州城和松山等少数地方了.
: 他父亲当时是户部尚书,世袭世管佐领
: 给他追封的是世袭骑都尉,并且在锦州东关设立了祠堂,奉旨春秋二祀,前些年这个祠堂还在
--
FROM 99.93.101.*
【 在 Luker (Lurker@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辽东诸将意志还是挺坚定的
: 一般都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投降
: 像祖大寿就在锦州坚持了一年,粮尽而降
: ...................
嗯,祖大寿杀何可纲的意志也蛮坚定的。
--
FROM 13.8.137.*
从年号看那时候已叫大清,八旗军副都统也该是有的,我觉得是真的。
【 在 fuyun05 (fu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大清那会儿有这个“大清锦州副都统”的官职吗? 那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
FROM 210.21.234.*
副都统那会儿还叫梅勒额真,梅勒章京,顺治年间才叫副都统。
这也就算了,后代人用后代的官名称呼,这个可以算是习惯,官位还是有对应的。
但是这个“锦州副都统”就不对了。这个官职是分了京城八旗和驻防八旗以后有的。我大清在锦州打仗的时候,连锦州都没有占领,哪里来的驻防锦州的副都统啊?
【 在 lamblamb (笨羊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年号看那时候已叫大清,八旗军副都统也该是有的,我觉得是真的。
--
修改:fuyun05 FROM 99.93.101.*
FROM 99.93.101.*
"崇德五年升任锦州副都统与明将祖大寿战阵亡"家谱汉译原文如此。
【 在 fuyun05 (fu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副都统那会儿还叫梅勒额真,梅勒章京,顺治年间才叫副都统。
: 这也就算了,后代人用后代的官名称呼,这个可以算是习惯,官位还是有对应的。
: 但是这个“锦州副都统”就不对了。这个官职是分了京城八旗和驻防八旗以后有的。我大清在锦州打仗的时候,连锦州都没有占领,哪里来的驻防锦州的副都统啊?
: ...................
--
FROM 211.161.5.*
那恕我无礼,您这家谱有问题。
崇德五年怎么着也不该有“锦州副都统”的官职。
您要不介意,透露一下令先祖的名字?
地位这么高的官员,史书上多半有记载的。
【 在 Luker (Lurker@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崇德五年升任锦州副都统与明将祖大寿战阵亡"家谱汉译原文如此。
--
FROM 99.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