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发现一个规律
- 譬如武帝?:D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15年。。。重新生个儿子到时候都可以把皇位传给他了
 --
 FROM 202.112.14.*
 
- 张良只是建议吧,没有直接出面,刘邦的抉择是不会因这四个人而有什么改变的,只是他感觉到了这背后的力量,加上如意没有什么羽翼,自己一倒,江山就难保,感觉刘邦也大致能猜测到他死后,如意及其母的下场,但是还是以江山为重。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立储的事情有点不一样吧?我感觉倒不是因为刘邦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而是以张良为首的这些功臣们都支持刘盈,而不支持赵王,四皓显然是张良出面请出来的,刘盈哪有那个本事啊。。。
 --
 FROM 61.135.159.154
 
- 张良就是通过这件事想让刘邦意识到,要立赵王的话阻力太大。。。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良只是建议吧,没有直接出面,刘邦的抉择是不会因这四个人而有什么改变的,只是他感觉到了这背后的力量,加上如意没有什么羽翼,自己一倒,江山就难保,感觉刘邦也大致能猜测到他死后,如意及其母的下场,但是还是以江山为重。
 --
 FROM 211.151.89.*
 
- 张良是在被吕后佳人逮住让他帮想办法时候才说的吧,如果他是想让刘邦知道的话,干吗等到这样的情况再出主意?而且张良跟刘邦一般都是有什么直说,很少拐弯抹角的吧?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良就是通过这件事想让刘邦意识到,要立赵王的话阻力太大。。。
 --
 FROM 61.135.159.154
 
- 15岁的小孩不还是傀儡么。。
 
 我的意思是,刘邦觉得自己等不到刘如意成年了,所以才改变了主意。
 
 吕后的势力经营多年,刘邦又不是傻子,怎能看不到?只不过之前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改变这种局面而已
 
 【 在 kqxqx (节度使·慕容恪>慕容垂·打仗当如拓拔珪) 的大作中提到: 】
 : 15年。。。重新生个儿子到时候都可以把皇位传给他了
 --
 FROM 221.219.70.*
 
- 在废立这件事情上,吕后好像不敢直接跟刘邦抱怨,真是奇怪,不像后来的她啊
 
 【 在 yunmz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 的大作中提到: 】
 : 15岁的小孩不还是傀儡么。。
 : 我的意思是,刘邦觉得自己等不到刘如意成年了,所以才改变了主意。
 : 吕后的势力经营多年,刘邦又不是傻子,怎能看不到?只不过之前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改变这种局面而已
 : ...................
 --
 FROM 61.135.159.154
 
- 赵匡胤在立储问题上的抉择可比刘邦艰难
 
 对刘邦来说
 如意和盈都是亲生儿子,血统传承上没有区别。立谁继位,都可以满足父子相传的私利
 决定取舍的,一是汉王朝的公益,二是高祖本人对两个儿子(及其母亲)的偏爱
 由于朝内功臣集团的强烈抵制,以及民间舆论的普遍反对(商山四皓这样的隐者可视为舆论的代表),上述两条标准发生了冲突,于是高祖只好先服从第一条标准
 至于他有没有彻底放弃废立的念头,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赵匡胤来说
 传子和传弟在血统上明显亲疏有别,从个人私利出发,当然强烈倾向于传子
 但要注意的是赵光义的特殊身份,既是宗室,又是功臣,甚至是权臣
 作为陈桥兵变、赵宋代周的主要策划和执行者之一,他以晋王兼领京兆尹的地位与其说是来自皇兄的恩赏,不如说是按照功劳取得的分红。极端一点,宋初的政权,可以认为是赵家兄弟联合坐庄的政权
 由于这样的力量对比,在立储问题上,赵匡胤的个人好恶不得不暂时搁置起来,而以王朝利益作为选择标准
 从宗室里可能的人选来看,光义确实能力最强,经验也足够丰富
 如果不选择他,就必须除掉他。这必然伴随着一场大规模内耗。而当时赵匡胤正雄心勃勃地想做成迁都和北伐两件大事,此时除掉光义,有风险不说,更可能会失去在自己有生之年做成这两件大事的机遇和条件
 于是我们看到他一方面在拖延,维持了光义的既得利益,却不肯明确储位;另一方面积极筹划迁都和北伐。他试图借这两件事(尤其是迁都)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削弱光义,然后再决定皇储问题。这样一则能为传子的私利争取更多实现机会,二则不会因为储位之争影响了关系王朝根本命运的迁都和北伐大计
 可惜,天不假年,由于宋太祖早逝,这两件大事最终夭折,赵宋王朝的前途因此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 在 yunmz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 的大作中提到: 】
 : 赵匡胤给赵光义皇储的地位而不给皇储的名分
 : 应该是两手准备的意思
 : 若是短命,便让赵光义继承帝位,后者感恩也不会为难自己的儿子
 : ...................
 --
 FROM 221.219.27.*
 
- 陈寅恪不是认为武周代唐引起或代表的社会变化比隋唐交替要大得多么?
 【 在 bloodbow (天狼~ayu fan~start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发现一个规律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22 09:54:34 2006), 站内
 :
 : 不能算吧..
 :
 : 【 在 franz (franz)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概括有点太粗线条了。例如唐在武则天之后算亡了不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0.72.245.*]
 --
 FROM 211.151.89.*
 
- 主要是很多继承人在未当上皇帝的时候,往往隐藏的很深,皇帝也不太清楚他的能力,
 加上他背后还有一股政治势力支持,使得皇帝有可能会产生错觉。
 但是一旦真正即位,形势就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了,新皇帝如果能力不行,很容易被
 政治势力控制;如果太自以为是,又容易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比如秦二世没即位前,秦始皇也觉得他很聪明;司马衷被认为是老实巴交;杨广更了
 不得了,没当皇帝的时候能力太突出了。
 
 【 在 yepiaoling (拼将一诺酬知己,纵死犹堪播侠名)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发现一个规律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23 09:11:45 2006), 站内
 :
 : 为啥统一之后的第一个王朝继承人水平反而会不高呢?按理说跟着父辈打天下,应该早就锻炼出来了啊
 : 难道是因为开国皇帝往往是打虎亲兄弟,儿子留后方统领内政,因此天下打下来之后,继承人的叔父辈总是掌握了兵权,以致臣弱君强?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国历史上长期混乱之后统一的第一个王朝往往不能长久。
 : : 春秋战国之后的秦,二世而亡;三国之后的晋,三世而亡;南北朝之后的隋,二世而亡。
 : : 而且这些灭亡的王朝无一不是因为开国皇帝死后,继承人水平不高,政治变乱而导致混乱。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66.111.34.*]
 --
 FROM 221.216.31.*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发现一个规律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24 21:44:07 2006), 站内
 :
 : 主要是很多继承人在未当上皇帝的时候,往往隐藏的很深,皇帝也不太清楚他的能力,
 : 加上他背后还有一股政治势力支持,使得皇帝有可能会产生错觉。
 : 但是一旦真正即位,形势就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了,新皇帝如果能力不行,很容易被
 : 政治势力控制;如果太自以为是,又容易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
 : 比如秦二世没即位前,秦始皇也觉得他很聪明;司马衷被认为是老实巴交;杨广更了
 ~~~~~~~~~~~~~~~~~~~~~~~~~~ 司马衷有问题其实司马炎也有点意识到了,只不过后来被贾氏作假给掩盖过去了
 : 不得了,没当皇帝的时候能力太突出了。
 :
 : 【 在 yepiaoling (拼将一诺酬知己,纵死犹堪播侠名)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Re: 发现一个规律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23 09:11:45 2006), 站内
 : :
 : : 为啥统一之后的第一个王朝继承人水平反而会不高呢?按理说跟着父辈打天下,应该早就锻炼出来了啊
 : : 难道是因为开国皇帝往往是打虎亲兄弟,儿子留后方统领内政,因此天下打下来之后,继承人的叔父辈总是掌握了兵权,以致臣弱君强?
 : :
 :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领军将军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中国历史上长期混乱之后统一的第一个王朝往往不能长久。
 : : : 春秋战国之后的秦,二世而亡;三国之后的晋,三世而亡;南北朝之后的隋,二世而亡。
 : : : 而且这些灭亡的王朝无一不是因为开国皇帝死后,继承人水平不高,政治变乱而导致混乱。
 : : : ...................
 :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66.111.34.*]
 :
 :
 : --
 :      我想这世界上毕竟还是人最可爱呀!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216.31.*]
 --
 FROM 211.1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