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何宦官专权的时代没有是一个清明的?
rt
似乎宦官专政跟腐朽黑暗就是同义词,难道没有一个宦官是开明的吗?
女主专制的时候还有几位做得不错的,而宦官好像没有例外吧?
--
FROM 202.108.12.36
例外的不少啊,只不过写史的都是文官集团的代表嘛。
有的宦官很忠诚, 也没什么欲望。中学课本里的古文就有一篇里提到了一个很廉洁的辽东镇守太监,死时也没给他的亲属留下什么。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似乎宦官专政跟腐朽黑暗就是同义词,难道没有一个宦官是开明的吗?
: 女主专制的时候还有几位做得不错的,而宦官好像没有例外吧?
: ...................
--
FROM 211.151.89.*
忠诚和有才能治理不是一个概念吧
东汉和帝时候的宦官似乎还行,和帝联合郑众为首的宦官除掉窦氏兄弟干净利索,而且还有像蔡伦那样的大牛,不过当时只是利用,说不上是宦官专权,和帝还是掌握了实权的,而他死后也是邓太后掌权
【 在 fullerene (花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例外的不少啊,只不过写史的都是文官集团的代表嘛。
: 有的宦官很忠诚, 也没什么欲望。中学课本里的古文就有一篇里提到了一个很廉洁的辽东镇守太监,死时也没给他的亲属留下什么。
--
修改:Demigod FROM 202.108.12.36
FROM 202.108.12.36
我以前的一篇文章
关于太监的形象
作者:napolen
--------------------------------------------------------------------------------
我不否认太监里有很多很坏的“权阉”,他们之所以作恶也可能有着心理变态的原因,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史学界,对太监这一“刑余”人群是存在着某种歧视的。其表现为:对一切形式的太监掌权,不论其结果如何政绩如何,一概加以贬斥。如果太监和普通朝臣都参加了某些行动,则倾向于将好的结果归功于朝臣,将坏的结果归罪于太监。对“坏”太监,痛加贬斥,对“好”太监则很少提起。有的时候还会给太监凭空捏造一些罪名,把“好”太监说成是“坏”太监
譬如:明朝的太监,大家都知道刘谨、魏忠贤这几个“坏”太监。但是,有谁知道支持张居正改革的冯保,又有谁知道竭力阻止魏忠贤专权的王安?由于下西洋的特殊意义,郑和的名字被提起的次数稍多一些,但是每逢提起他时,人们也都竭力淡化他的太监身份。
譬如:明朝司礼监对朝政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一切朝局中重大的举措,都不可避免会有司礼监的参与。但是,在人们将天启乱政都归罪于魏忠贤头上的同时,却忘了在张居正改革中司礼监所扮演的角色。
至于凭空捏造罪名,最有名的就是高力士了。传统上,人们总是将高力士看成与魏忠贤一样的“坏”太监,需要对天宝狂澜负相当的责任。但事实上这种看法是偏颇的,完全扭曲了高力士的本来面目。最有代表性例子就是所谓高力士陷害李白一说,以及流传甚广的“脱靴”事件。但经过考证,这些都是完全编造出来的,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 在 Demigod (赎罪的半神)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似乎宦官专政跟腐朽黑暗就是同义词,难道没有一个宦官是开明的吗?
: 女主专制的时候还有几位做得不错的,而宦官好像没有例外吧?
--
FROM 170.148.96.*
在所有的专权中,太监专权最没有合法性
太后专权,大将军专权,宰相专权,都是有合法根据的,太监算什么鸟呢?
太监地位低贱,没有权利才是常态
对不合法的东西即使有功亦加以诋毁,这是应该的
况且,太监这个群体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总体上实在是负面的
太监,不过是皇帝出于维护个人利益动机的产物,对国家而言绝不必要
太监一旦祸国,则属罪大恶极,王振、魏忠贤之谓也
而它的有时的所谓积极作用,不过是对政治制度不完善的一种bt的非正常的补充
如果其他人放到那个位置上,效果更好
这个群体的非正常性决定了它祸国的时候多,利民的时候少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前的一篇文章
: 关于太监的形象
: 作者:napolen
: ...................
--
FROM 211.151.89.*
“对不合法的东西即使有功亦加以诋毁,这是应该的”
强!一句话把世界上一切革命都给否定了!
如果谈合法性的话,太监专权未必没有合法性。明代司礼监的批红权就是完全合法的呀。皇帝下圣旨、或者是对秘书(太学士)所草拟的圣旨进行批改,当然是合法的,司礼监的太监经皇帝委托,代皇帝草拟批改意见,也是合法的,最后圣旨在皇帝的同意下用玺并对外颁布,更加是大大的合法。反倒是违抗圣旨,阻挠逮捕钦犯周顺昌的五人和苏州市民才真是不合法的,真应该“即使有功亦加以诋毁”
【 在 Tinker (空空稻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所有的专权中,太监专权最没有合法性
: 太后专权,大将军专权,宰相专权,都是有合法根据的,太监算什么鸟呢?
: 太监地位低贱,没有权利才是常态
: ...................
--
FROM 170.148.96.*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不合法的东西即使有功亦加以诋毁,这是应该的”
: 强!一句话把世界上一切革命都给否定了!
: 如果谈合法性的话,太监专权未必没有合法性。明代司礼监的批红权就是完全合法的呀。皇帝下圣旨、或者是对秘书(太学士)所草拟的圣旨进行批改,当然是合法的,司礼监的太监经皇帝委托,代皇帝草拟批改意见,也是合法的,最后圣旨在皇帝的同意下用玺并对外颁布,更加是大
圡问一个,司礼监是什么时候达到这种类似中央办公厅或秘书处级别的?是成祖之后的事吗?按说太祖时代可是狠抓集权,不会贸然把这种权力下放吧。
: ...................
--
FROM 125.34.249.*
司礼监其实不过皇帝的贴身秘书,皇帝自己愿意干活,他们就没权,皇帝偷懒或者无能,把事情推给他们,他们就有权。明朝虽然太监权力很大,但始终是皇权的附庸
成祖能力很强,当然不会让大权旁落,仁宣二帝也还不算糊涂,内阁又有三杨在,司礼监的权力也很有限。司礼监真正抖起来应该还是从英宗开始的
【 在 jungleford (風淸揚╬孤城斩菜羊) 的大作中提到: 】
: 圡问一个,司礼监是什么时候达到这种类似中央办公厅或秘书处级别的?是成祖之后的事吗?按说太祖时代可是狠抓集权,不会贸然把这种权力下放吧。
--
FROM 170.148.96.*
司礼监地位的上升和宣宗也是分不开的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司礼监其实不过皇帝的贴身秘书,皇帝自己愿意干活,他们就没权,皇帝偷懒或者无能,把事情推给他们,他们就有权。明朝虽然太监权力很大,但始终是皇权的附庸
: 成祖能力很强,当然不会让大权旁落,仁宣二帝也还不算糊涂,内阁又有三杨在,司礼监的权力也很有限。司礼监真正抖起来应该还是从英宗开始的
--
FROM 59.66.116.*
不过老实说,冯保和张居正的串通,并不能说明冯保这个人就是个正义的太监,固然张居正这个人不错,他掌权之后确实为万历朝干了很多好事,但是如果不是张居正,当时的首辅是个别人,也难保冯保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勾结...
要真正说比较好的太监,比如和袁崇焕一块守宁远时候的那个太监不错,亲自穿着铠甲在前线督战,在明朝的太监中算难得了,不过好像名气不是很大;还有偷偷把孝宗养大的那些太监,都是比较有良知的(不过他们应该属于地位不高的太监);还有,和刘瑾翻脸的那个太监,开始时候也和刘瑾一块是“八虎”之一的那个太监也还不错
【 在 napolen (苗苗之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以前的一篇文章
: 关于太监的形象
: 作者:napolen
: ...................
--
FROM 59.6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