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以现在角度看,胡适的白话运动是积极的吗
动辄希腊罗马,说的就是这些人
跟现在公知一样,copy西方就是独立思考
【 在 ka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典,却经常引用洋爹的圣经,这就是这帮“新文人”的用意
--
FROM 185.176.76.*
文字本来就是要书写的
认只是一方面
鲁迅就说,有些字不练他十天半月,根本不能写到格子里
【 在 eam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化字有积极意义,但也没那么神奇,台湾五十年代也穷得叮当乱响,也没比大陆少识几个字
: 能有能力认识汉字的小孩儿,认俩繁体字算个毛啊,写起来稍微费力点而已
:
: ...................
--
FROM 219.236.127.253
你随便找几个人问问,看看平均每个人一个月手写几个字,阅读几个字
【 在 defeatyou @ [Modern_CH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文字本来就是要书写的
: 认只是一方面
: 鲁迅就说,有些字不练他十天半月,根本不能写到格子里
: 【 在 eamon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223.72.89.*
白话即口语化运动是世界性的
在欧洲新教运动抛弃了拉丁语,用本地语言翻译圣经,大大促进了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都抛弃了文言文,大量使用假名彦文字喃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惭愧,最近才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原文手稿,言简意赅八条。有的说的很实在,比如第一条“须言之有物”,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段雍正帝听奏章的不耐烦情绪,换做我只会更不耐烦;有的值得商榷,比如第六条“不用典”,用典其实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度和信息量;有的则是指导性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定义规范,比如第三条“须讲求文法”,“文法”这个概念具体包含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总的来说,胡适的这八条有助于信息的传播效率,是试图把汉语推向逻辑更加严谨的方向,具有积极意义。不过汉语本身就有意境的特质,留白给人意会的空间是汉语的魅力之一,而且古文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比白话文更凝练,给人的力度感更强,所以完全丢弃古文也有些可惜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修改:AutumnNight FROM 59.109.218.*
FROM 59.109.218.*
这不叫用典,这是举例子讲故事
【 在 EF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FROM 122.6.182.*
人参公鸡了喂
【 在 ztysy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反语么?挺适合做领导g腿子,啥事都能扣个大帽子出来
:
: 现实中有朋友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Note 7」
--
FROM 218.65.15.*
哦?愿闻其详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祖的目的不是推广简化字
: 是废除汉子
: --
: 看昵称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Note 7」
--
FROM 218.65.15.*
现在看胡适也就那样,应该把语文和文学分开,文学用典没有任何问题,言之无物也没问题。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惭愧,最近才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原文手稿,言简意赅八条。有的说的很实在,比如第一条“须言之有物”,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段雍正帝听奏章的不耐烦情绪,换做我只会更不耐烦;有的值得商榷,比如第六条“不用典”,用典其实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度和信息量;有的则是指导性意见,还需要进一步定义规范,比如第三条“须讲求文法”,“文法”这个概念具体包含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总的来说,胡适的这八条有助于信息的传播效率,是试图把汉语推向逻辑更加严谨的方向,具有积极意义。不过汉语本身就有意境的特质,留白给人意会的空间是汉语的魅力之一,而且古文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比白话文更凝练,给人的力度感更强,所以完全丢弃古文也有些可惜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118.81.1.*
韩国是去中文化
越南是拉丁化,鬼画符了.
【 在 Autumn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话即口语化运动是世界性的
: 在欧洲新教运动抛弃了拉丁语,用本地语言翻译圣经,大大促进了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
: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都抛弃了文言文,大量使用假名彦文字喃
: ...................
--
FROM 82.1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