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解放前理工科知识分子知名度明显不如文科吧
老美也不行
他得吃yimin红利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独立运转,显然老美可以,独立运转一个体系不等于全体系运转。
: 这类话题国内有些诡辩的地方
--
FROM 219.236.120.206
没收也不影响实业本身无非就是换了个老板,说白了,还是不够重视规模太小,个别人行为而已,洋务运动同样也是规模不够的问题。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茶馆就写秦二爷实业救国啊
: 王掌柜咋说了,没看救国,是他自己越来越富了,最后秦二爷的厂算逆产,被没收了
--
FROM 120.244.216.*
独立运转包括引入移民啊!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美也不行
: 他得吃yimin红利
--
FROM 120.244.216.*
而且老美用移民只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没有移民,他靠本国民众一样是个原创体系,无非就是原创没那么多罢了,而且移民都是主动移民的,很多人留在本国就废了,大概率出不了那些世界级成果。
如果老美不搞移民,他那个体系原创速度变慢,但是其它国家也得不到部分移民的反向反馈,也就是大家都减速了,老美真不一定亏。
原创相当于科研的核心发动机,没有原创体系,永远都是受制于人,个人感觉老美的原创体系风格有点像延安整风后的tg。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美也不行
: 他得吃yimin红利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16.*
FROM 120.244.216.*
解放后成名的许多理工科知识份子都是在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如李政道、杨振宁,还有一些两弹元勋,他们都是在民国时上的高中或大学。
--
FROM 175.189.200.*
类似今天印度版,今天三哥在美国的成功比华人还厉害,是不是也是印度教育的成功?
说白了就是人口大国的最聪明人才都去为美国服务了,然后在美国的平台上把自己天赋充分发挥出来,这里个体的天赋肯定起了关键作用,而本国基础教育是否对这些人成才起了关键作用,这个真不好说。
除非把完全没出国的群体对个对比,不然无法衡量美国体系起的作用。
杨振宁李政道要是留在中国,那些成果大概率出不了,而且在民国那种环境下甚至还不如在解放后的环境下。
【 在 LI670530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放后成名的许多理工科知识份子都是在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如李政道、杨振宁,还有一些两弹元勋,他们都是在民国时上的高中或大学。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16.*
FROM 120.244.216.*
屠呦呦51年上大学
算是建国的时候高一吧
【 在 LI670530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放后成名的许多理工科知识份子都是在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如李政道、杨振宁,还有一些两弹元勋,他们都是在民国时上的高中或大学。
--
FROM 219.236.120.206
很显然你啥都不懂。跟你口中那些写文章吹嘘科技发展的人,也是一路
【 在 nirvanals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独立运转,显然老美可以,独立运转一个体系不等于全体系运转。
:
: 这类话题国内有些偏诡辩的地方,还是喜欢把这类讨论引向传统诡辩思维,然后再用传统文化熟悉套路搞定。
: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1.222.20.*
不要说不过别人就说别人不懂这种话术,就事论事,你觉得哪里有问题?是不是首先要说清楚什么叫独立运转?我这里对于独立运转的思路并不是体系的完备性,现在世界各国本来就分工合作,我对于独立运转强调的是对于原创过程的支持性。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离开其它国家,他的原创体系依然能够正常运转无非就是慢慢补全分工出去的部分,而大部分国家是做不到的,有些国家是局限于国家规模大小没那个能力只能参与国际分工,而有些是规模够了但缺乏原创能力。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显然你啥都不懂。跟你口中那些写文章吹嘘科技发展的人,也是一路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16.*
FROM 120.244.216.*
还有你说的写文章吹嘘科技发展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是暗示科技发展不重要?意思是因为这个方面水平不够就找个角度说不重要么?是不是为了面子其它都无所谓?具体问题就具体分析,别搞模模糊糊的说辞
【 在 lyf180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显然你啥都不懂。跟你口中那些写文章吹嘘科技发展的人,也是一路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16.*
FROM 120.24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