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我觉得101和粟裕比彭更厉害?
懂不懂什么叫军令状?不把5军当目标,写进军令状?
难不成华容道的军令状其实目标也不是曹操?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全歼黄伯韬就没全歼呗,
: 当时豫东战役刚结束,华野已经疲惫不堪,强弩之末,
: 没想到黄伯韬击穿了中野11纵的阻击,
: ...................
--
FROM 114.251.186.*
不是全歼,重创就不算完成目标了?打仗有这么教条的?
何况过几个月5军也全歼了。
“豫东战役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原的战略形势,豫东战役的胜利,是我军中原部队从战
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关键转折点。粟裕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子养电的正确性:中原部
队已经不需要再以拖时间为战略目标,集合华野和中野的力量,我军已经有能力直接
歼灭中原的国军部队。
而这个伟大的战略转折,从构想、论证到最后实践,都是粟裕一个人顶住压力、独立
完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粟裕以一己之力,逆转了整个中原。”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懂不懂什么叫军令状?不把5军当目标,写进军令状?
: 难不成华容道的军令状其实目标也不是曹操?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193.193
FROM 175.160.193.193
军令状是刚性的,粟兵团加三个纵队就是没有吃掉5军,军令状本来就是硬任务
5和18是中原的灵魂,打掉5国军在中原就没有机动能力了,教员要求打5并不是就军令状这么一次,一直想围绕5和18部署歼灭,只不过军令状这次是刚性的,粟还是没完成
从结果也能看出来,豫东以及济南之后,杜还是可以部署积极主动的出击,主要就是因为5在
但因为东北的形势发展快,杜被常公带东北,杜的进击方案落实了一半儿,留出很多破绽
这才有淮海。不是说豫东打的不好,也不是说豫东不重要,但也不应说的太高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全歼,重创就不算完成目标了?打仗有这么教条的?
: 何况过几个月5军也全歼了。
: “豫东战役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原的战略形势,豫东战役的胜利,是我军中原部队从战
: ...................
--
FROM 114.251.186.*
1948年5月5日,教员致电刘邓和华东局: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
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
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以歼灭5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完成准
备渡江之任务。”
1949年1月初,淮海战役完全结束,正好8个月。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令状是刚性的,粟兵团加三个纵队就是没有吃掉5军,军令状本来就是硬任务
: 5和18是中原的灵魂,打掉5国军在中原就没有机动能力了,教员要求打5并不是就军令状这么一次,一直想围绕5和18部署歼灭,只不过军令状这次是刚性的,粟还是没完成
: 从结果也能看出来,豫东以及济南之后,杜还是可以部署积极主动的出击,主要就是因为5在
: ...................
--
FROM 175.160.193.193
豫东相当重要,证明了华野和中野配合好完全能打大仗,不需要南下外线作战了。
豫东之后国军1-2个整编师都不敢独立作战了,得4-5个整编师才敢出城野战,然后正好过度集中被调动。
而且豫东是国军发挥最好的战役了,将领都是狠角色会打仗,互相之间全力救援,之后就都留心眼了。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令状是刚性的,粟兵团加三个纵队就是没有吃掉5军,军令状本来就是硬任务
: 5和18是中原的灵魂,打掉5国军在中原就没有机动能力了,教员要求打5并不是就军令状这么一次,一直想围绕5和18部署歼灭,只不过军令状这次是刚性的,粟还是没完成
: 从结果也能看出来,豫东以及济南之后,杜还是可以部署积极主动的出击,主要就是因为5在
: ...................
--
修改:FLYBBS FROM 175.160.193.193
FROM 175.160.193.193
你的时间顺序完全错误。7月份林推荐粟当边防军司令,没讨论就通过了,甚至在粟说有病不能干之后,中央(说任务不紧急)仍然任命了粟裕担任司令兼政委,并同时认命了边防军的副司令副政委,不过都没实际到岗。可见边防军的组建大家都不是特别当回事,不到任也没关系。
9.15,仁川登陆,北朝鲜一败涂地,10.1日金电报求救,10.2日-3日讨论出兵问题,此时再出兵那是要赌上国运的,决策之难,和组建边防军完全是两码事。不过真出兵的话,天时地利人和,毛及全党心目中的司令唯一人选均非林总莫属。应该是3日左右,毛咨询林总,结果林拒绝,这是毛也从来没想过的事情,也绝无备案,这才有4日紧急招彭总入京的事。期间,无论是讨论出兵还是讨论司令人选的事,毛都未再咨询过粟。
【 在 adhe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奇怪的?让林去最合适,林说自己觉得不该打,不愿意去
: 然后让粟去,粟说自己病很重,去不了
: 又不是一开始让彭去的
: ...................
--
修改:kingwang99 FROM 183.173.200.*
FROM 183.173.200.*
注意这是粟裕兵团的任务,不是大华野,最多是由6个纵队来完成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1948年5月5日,教员致电刘邓和华东局:
: “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
: 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
: ...................
--
FROM 114.251.186.*
重创黄伯韬兵团还不够?
都已经歼灭9万人了,教员可没有你这么教条。
真有意思,教员都被粟裕说服了,粟黑却揪着不放。
【 在 but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注意这是粟裕兵团的任务,不是大华野,最多是由6个纵队来完成
--
FROM 175.160.193.193
白韩不如卫霍?
【 在 wan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从最终战绩来看,林粟止步白韩,而彭可追卫霍
--
FROM 221.221.236.*
朱老总彭总都没问题。
【 在 Composite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罗帅的履历,能做政工,能做后勤,也能指挥打胜仗的,这是十大里唯一的多面手!其余所有,只能独挡一面。当然,最后,罗帅是靠出色政工成就了他,这也得力于mao爷爷伟大的发掘人才能力。
:
--
FROM 221.2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