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讲述晦涩难懂,但意思是一样的,你这个解读好理解多了。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为孙中山先生认识世界和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推动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 在 johnal (john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孙的作用,容易在极为高估和极为低估之间摆荡的原因在于具体的孙,抽象的孙,系统的孙的认知,孙的历史地位并不仅仅是统战的需要。
: 如果把对孙的认识简化为具体的孙,则其功不如黄兴,才不如宋教仁,作为不如袁,最后很容易得出孙不过尔尔的结论。
: 但是如果把对孙的观察放置在抽象的孙,即孙的思想上,那么看法又不一样了,孙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不教条的思想者,他始终用他难以置信的热情把西方近代的思想和中国进行结合,实践,说服,形成一套虽然bug无数,但是勉强能够跑通的建国方略和近代思想体系,又不拘泥于自
: ...................
--
FROM 60.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