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大论而不得要领,根子就在于你总是唯心史观。这个问题,还在这儿分析明清皇帝怎么想?而且就连这个问题还是个歪解。
政治怎么改,不取决于统治者意愿,取决于社会发展大势。生产关系怎么变,不取决于上层建筑怎么想,取决于生产力。唯心史观总是意识不到这种来自客观实在的发展动力,所以你整天把中华文明想成一个不思进取的,万年不变的,被人为操纵的东西。
清廷的种种政策,非常明显的抑制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科技思想文化革新,没有了这些客观实在动力,当然不会反过来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这也正是满清统治者的企图,就是万年不变,永远奴役中国人。
明朝是正常社会发展的节奏,也是对外开放的,生产力发展、科技思想文化革新都是可见的,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会反过来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你不改革就闹革命,这跟明朝(或其他汉人)统治者怎么想没有关系,到时候他们会想的。
为什么晚清变化快,你以为是满清“灵活”?清朝1840年之前怎么不灵活呢,难道乾隆嘉庆不如咸丰同治?都是社会生产力、科技思想文化革新倒逼的。归结为统治者心理,太浅薄荒谬了。
事实上,康熙乾隆远比咸丰同治脑子好使,人家搞禁锢、狱民,不是因为统治者不“灵活”,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趋势被反动的外部势力掐灭了,从此以后满清社会的进步动力就被一直压制。
【 在 minotau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觉得,清朝有小的可能性立宪。倒是换成了明朝反倒没可能立宪。
: 如果放权就是死,那么宣统干嘛要和平退位?
: 事实上,清廷是个很灵活的一撮人。按照他们的传统,军权是不放给汉人的,赶上太平天国了,允许汉族地主招兵买马,允许他们在江南收厘金作为军饷,成为事实上的军阀,这就是灵活性的体现。至于其他的比如割地赔款,戊戌变法和君主立宪,就更多了,满清乱七八糟的成与不成至少去试了。
: ...................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