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一点不同认识,参见前一回帖。
我认为他,以及他的国师们,当然是理解这一切的,尤其是根据Marx的解释世界和历史的方法论,“这么干肯定是死的”,对于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先锋队一代掌舵人来说,一定是个“咒”,他得用尽一生得力气去解这个咒,尽管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不然,你看为什么 敏感词最后说,“我是准备好跌得粉身碎骨了的”; 他, 会说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Marx的影响,在于哲学层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影响的这样的先锋队精英分子,只要这个先锋队还掌舵一天,就会终究也影响中国社会; 至于什么时候影响更多的人,更普通的人?我们同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要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必然是有现实的生活生产局面是大家认识到“私”的巨大的负面凸显的时候,比如当前帝国主义自由贸易体系(MarX文集第一卷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也已经阐述滴很清楚了)的行将终结而引发的多点代理人战争;比如, 他 之后的可能的 右 的猛烈的反扑,(或者你之前所说的 理性 vs. 经验)的反复循环螺旋上升。 哲学教育不了普通人,但是战争和贫困最能。
后人会重新回来看敏感词晚年的“严重错误”是一场如何影响深远的解“咒”尝试的。这个棺材板是主要以被整的红贵族、官僚干部和所谓知识分子推动的所谓历史决议盖不住的。
【 在 xiaojoshu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哥达纲领批判影响最大的核心内容是全文最开始的那几段,关于劳动,权利,分配的那一部分。
: 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该如何建设,如何实现,甚至共产主义的样态都是没有啥论述的,恩格斯说,你想从我们这里得到共产主义的样式特征,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恩格斯对于具体形态倒是有过一些论述,应该是反杜林论中稍许提到了。
: 马克思的思想不是政治经济学,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只是从理论上给你解释现在这么干肯定是死的,然后再根据现在这么干为啥行不通给一个理论上的终极形态,至于中间怎么干,马克思也不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哲学,这是马克思超越前人哲学家的点,能动手就别瞎掰掰,先上桌干了再说。
: ...................
--
FROM 101.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