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没有想过现代医学的基础就有很大问题?
对,所以好的中医不多,但不是没有。
好在时间周期足够长,样本大。
另外就是理论基础是整体论,相对比较简单,好传承。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据质量呢?比如说某医案书:
: 某(五三)寒伤卫阳。咳痰。(寒)
: 川桂枝(五分) 杏仁(三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
: ...................
--
FROM 219.142.255.*
整体论为啥好传承呢?从实操来说,中医行医的时候是输入一堆数据(望闻问切的结果),输
出治疗方案(各种药材的配比),中医因为要整体治疗,要千人千方,输入输出数据都比现代
医学复杂,那么支持这个复杂的黑盒的模型会是很简单的模型吗?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所以好的中医不多,但不是没有。
: 好在时间周期足够长,样本大。
: 另外就是理论基础是整体论,相对比较简单,好传承。
: ...................
--
FROM 203.208.61.*
整体论在初级接触时候,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可以用一个大的原因去概况很多细小原因:如阴阳失衡,你可以用各种方法药物去调阴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你现在认为输入输出多而复杂,是因为你现在对健康要求高。古代人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要求低不代表它不正确。
从学习的角度讲,任何学问都是经历了简-繁-简的过程,大道至简。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简繁简都可以解决问题,解决层次不同。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体论为啥好传承呢?从实操来说,中医行医的时候是输入一堆数据(望闻问切的结果),输
: 出治疗方案(各种药材的配比),中医因为要整体治疗,要千人千方,输入输出数据都比现代
: 医学复杂,那么支持这个复杂的黑盒的模型会是很简单的模型吗?
--
FROM 219.142.255.*
中医粉的典型特征:毫无逻辑思维能力
【 在 chum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那1套研究基础有很多是不可靠的,比如说现在验证药物的时候很喜欢用到线虫,斑马鱼这种低等动物,跟人的DNA同源性差太多了,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对他们有效或者无效都不代表跟人体有什么关系。
: 即使哺乳动物小鼠,大鼠,兔子,跟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成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药物或者营养物质,但是对人并不是这样,很显而易见。
: 至于说的那个临床实验,很多也很马虎,很儿戏的,还记得疫情期间,张文宏发的文章吧,新冠90%以上的无症状,后来你们都无症状吗?
: ...................
--
FROM 82.156.22.*
那么,怎么从望闻问切的结果映射到阴阳失衡的程度呢?
现在人对健康要求高,那么这个模型怎么扩展到一般医生能够学习呢?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体论在初级接触时候,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可以用一个大的原因去概况很多细小原
: 因:如阴阳失衡,你可以用各种方法药物去调阴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 你现在认为输入输出多而复杂,是因为你现在对健康要求高。古代人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 ,但要求低不代表它不正确。
: 从学习的角度讲,任何学问都是经历了简-繁-简的过程,大道至简。
: ...................
--
FROM 203.208.61.*
根据中医理论。联系实际想想。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怎么从望闻问切的结果映射到阴阳失衡的程度呢?
: 现在人对健康要求高,那么这个模型怎么扩展到一般医生能够学习呢?
--
FROM 124.64.22.*
请给出一个例子啊,怎么根据脉搏决定阴阳五行失调的程度,然后再根据这些程度增减药量
呢?这种东西不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中医理论。联系实际想想。
--
FROM 203.208.61.*
阴阳失衡是结论,有各种表征啊,采集表征的方法是望闻问切。
比如看舌像,对于肺阴虚,脾阳虚,脾气虚,肾阳虚,都有不同的表征。脉象也有不同的表征。
医学生通过多实践,多总结,各种表征交叉验证,再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尝试。
其实西医在这方面也是一样的,比如你血脂高,给你开阿伐他定,效果不好,就换匹伐他定,还不好,就换舒伐他定。再不行换针剂。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怎么从望闻问切的结果映射到阴阳失衡的程度呢?
: 现在人对健康要求高,那么这个模型怎么扩展到一般医生能够学习呢?
--
FROM 219.142.255.*
中医核心诊疗思想是对症。症,通过望闻问切,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对上了症,就有不同的方剂,就可以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调整。
什么症状,黄帝内经等等中医理论里都有明确说明。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给出一个例子啊,怎么根据脉搏决定阴阳五行失调的程度,然后再根据这些程度增减药量
: 呢?这种东西不可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
FROM 124.64.22.*
总有个指南吧,比如现代医学里面,会写血压多少体重多少吃药多少,这个医学生很快可以
学会
中医怎么学呢?都从整体入手,一个医学生怎么通过望闻问切判断肾虚程度呢?怎么根绝肾
虚程度增减药量呢?这些东西不写出来,怎么传承呢?总不能让每个中医自己拿病人练手吧?
【 在 BIG3 的大作中提到: 】
: 阴阳失衡是结论,有各种表征啊,采集表征的方法是望闻问切。
: 比如看舌像,对于肺阴虚,脾阳虚,脾气虚,肾阳虚,都有不同的表征。脉象也有不同
: 的表征。
: 医学生通过多实践,多总结,各种表征交叉验证,再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尝试。
: ...................
--
FROM 203.2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