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昨天看了一下孩子的历史教材
同意
【 在 tv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条件当然让孩子知道为啥学好,大部分家长自己都搞不明白我认为。
--
FROM 117.131.219.*
不可能遥遥无期,早一些的在大学,晚一些的在上班后几年。家长讲早了,意义并不大
。早知道了,也没什么好处。
再扯远一点,历史学的太多并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中国史。
【 在 HAIT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何古代史都是现代史。
: 这句话初中孩子不可能明白。
:
: ...................
绝大部分孩子应该是不明白,但是家长该讲还得讲,指望自省的话你可能是遥遥无期
--
FROM 182.150.22.*
要学好文学先学好历史,带娃背了几百首诗词,讲解完每首诗每个作者的历史背景,几乎就把古代史串讲完了,明清的诗词太少,逛完北京的名胜古迹也讲完了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史不分家,我就觉得应该让一个好的历史老师来教语文
--
FROM 218.108.210.*
所以我一个文科生远不如我老公这个理科生懂的历史多,因为我只看了教科书,而他看了真正的历史书
【 在 HAIT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下,每个朝代内容都不多,但都是精华,你说是历史纲要吧也不算,你说是历史吧还不算完整,倒是像学霸做的历史笔记。这不是让孩子纯纯记忆吗? 老师则是时间够就多讲讲,时间不够就直接画书,记答案。
--
FROM 218.108.210.*
了解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明智,但教科书里加工过的纲要嘛,倒是可以让人变得乐观无惧无畏
【 在 hitlib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史明智,但是 需要足够的时间。
: 从考试角度出发,质量高的笔记有作用。
:
--
FROM 218.108.210.*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可能遥遥无期,早一些的在大学,晚一些的在上班后几年。家长讲早了,意义并不大
: 。早知道了,也没什么好处。
: 再扯远一点,历史学的太多并没有什么好处。尤其是中国史。
: ...................
这个绝对了。
而且中国史也好、外国史也罢,有何分别?
--
FROM 117.131.219.*
【 在 xiaohua1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一个文科生远不如我老公这个理科生懂的历史多,因为我只看了教科书,而他看了真正的历史书
没毛病,因为教科书里的逻辑线条不连贯,理科生思维反而不好理解
--
FROM 117.131.219.*
是的,教材只罗列一下散的点,还偏重文物文化这些。
历史脉络远远没有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讲的清。我家娃学到哪部分就把书翻开重温一下。
【 在 HAIT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毛病,因为教科书里的逻辑线条不连贯,理科生思维反而不好理解
--
FROM 219.239.97.*
考试而已 而且是初中 这样挺好的
真想了解历史增长见识 高中再好好学 辅以课外书
【 在 HAIT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下,每个朝代内容都不多,但都是精华,你说是历史纲要吧也不算,你说是历史吧还不算完整,倒是像学霸做的历史笔记。这不是让孩子纯纯记忆吗? 老师则是时间够就多讲讲,时间不够就直接画书,记答案。
--
FROM 36.106.192.*
【 在 wadg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试而已 而且是初中 这样挺好的
: 真想了解历史增长见识 高中再好好学 辅以课外书
:
这是一种做法;从初中开始也是一种
--
FROM 117.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