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娃情绪问题
说得挺好
表扬是居高临下的评价,表扬跟批评的性质一样,都是以自己有权利评价他人为基础
用认可、同意、欣赏、喜欢代替表扬多好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扬是委婉地绑架,夸奖式教育太黑了。
: 做为偶尔的调味品可以,一旦成为习惯全是黑料。
: --
--
FROM 123.119.250.*
父母先改变,一定是你们的教育出问题了。孩子本来是个好孩子,估计你们管控他,打压他太多
--
FROM 114.241.87.*
哈哈哈,对不住了看笑了,真心给点建议,首先我问一句,娃喜欢钢琴吗?才初一你对孩子的反应是把钢琴停了,对于数学英语还在犹豫?你娃不是加强陪伴的事,有个高压的或者高期待的父母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松的起来,你们,应该做的是每天放学后带娃出去运动,甚至每周一次下午请假带娃去逛各种博物馆,图书馆,打卡各种游乐场,城区有个赛博跳动,全家去玩吧,很解压,在工作日带娃压马路,商场,让娃体会人生不仅仅是学习,对成绩不要过多要求,我娃小时候一二年级考试回来就喊,我都会,成绩一发80多,同学嘲笑娃也沮丧,我说到了高中大学数学考80多就很厉害了,不要计较眼前这点,人生路很长的。
【 在 arldu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伤就是咬自己,钢琴课停了加强陪伴没有咬自己了,开始咬妈妈 ...
--
FROM 223.104.41.*
你不是写了大人控制欲强吗,那大人咨询后改变了,孩子自然就跟着变了。跟孩子最亲密那个人多反思就行了。
【 在 arldu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不去咨询,就一直这么等着吗
: --
--
FROM 223.72.42.*
不学就不学呗
--
FROM 115.183.193.*
恕我直言,你的发帖回帖都是第三人称,而不是用我、我老公、我孩子这种,另外叙述也没有感情流露,像讲一个案例。一开始我以为是父亲发帖,因为男的这种情感隔离更常见。你是不是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文字,然后考虑一下如果你是孩子,妈妈这种表达方式会不会让你有不好的感觉?孩子应该都需要一个更感性更能共情的母亲,能理解她的情绪化,而不是把情绪理智化。可以跟咨询师讨论一下这方面,看看孩子的情感需求能否从家庭中得到满足,还是只是作为“好孩子”的工具人存在。
【 在 arld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是让母亲保护她,因为父亲发怒时,母亲会保护
: 别人指责时,母亲会让别人别指责
: 这样其实不好
: 通过控制母亲控制全家
: --
--
FROM 223.72.42.*
琴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被人逼着做不想做的事。成年人学乐器从来没有生病的,虽然练习难度更大。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前学奥数、英语,从小练琴,对于普通孩子可能没啥,但对于敏感聪明的孩子很容易诱发抽动、抑郁。之前,我从未想过练琴那么坑人,但同事有一天告诉我。他女儿小时候跟着音乐学院教授妈妈学钢琴,出现轻微抽动现象,后来家长就停了,不过后来据说教授妈妈又教孩子长笛,但是不是长笛对神经迫害小点,抽动没有复发。现在理解
: ..................
--
FROM 223.72.42.*
父母管太多了
【 在 arld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年级即将初一
: 弹琴会咬自己,平时容易焦虑说自己不快乐,觉得自己很差,实际是很好的孩子,在学校非常自律,榜样,回到家觉得压力大,就拖沓
: 现在把钢琴停了,其他课(英语,数学)要停吗
: 父母在做咨询,孩子不愿意去
: 要不要劝去回龙观医院做个诊断?
: 不知道是否属轻度抑郁
: ..................
--
FROM 39.185.218.*
睡懒觉赖床不是小孩的天性吗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上就是周末了,你可以尝试一下,明天后天上午大人都不干预,他是不是会睡懒觉或者不想起床
: 如果是的话,症状已经比较明显了
--
FROM 223.104.40.*
父母认为实际还是很好,说明需要好好学习了,都在害孩子了。
【 在 arld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年级即将初一
: 弹琴会咬自己,平时容易焦虑说自己不快乐,觉得自己很差,实际是很好的孩子,在学校非常自律,榜样,回到家觉得压力大,就拖沓
: 现在把钢琴停了,其他课(英语,数学)要停吗
: 父母在做咨询,孩子不愿意去
: 要不要劝去回龙观医院做个诊断?
: 不知道是否属轻度抑郁
: ..................
--
FROM 111.1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