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对语言逻辑的认识有偏差
跟理科不一样 文科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无法严格证明的
所以语言逻辑仅仅可以用来“表达观点”
你把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清楚
你的语言能力就过关了
不能在这追求一个“完美的正确的证明”
我之前讲过 文史哲的本质都是屁股
就是这个意思
再怎么看起来客观严谨
也无法排除个人视角
语文教育就是让你能看懂别人说什么
自己想说什么能有条理地说出来
套路就是约定俗成的固定的条理 照着填空不会乱
只能帮到这 别的帮不了
回到这道题 几个问题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题目帮着解释好了 读就行)
你同意还是不同意 yes or no就行
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找个套路模版把你的理由摆上去就行 比如 what why how 我刚才就在套这个模版而已
你不需要严谨证明你的观点
这东西严谨不了的
几百字还能怎么严谨
只要摆得有个模样就行 证明自己上过学了
这就是语文考试的意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很赞成你的论点,也是符合我的认识的,但你随便提出的论述形式就很丰富,我就形式简陋。
: 很多偏理工的人,可能缺失的是形式体系的认知与构建,大家说是套路,套路的目的是构建形式体系,而套路本身不是目的。
: 如果是这样,我比较奇怪的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直接教授形式组织逻辑?而要通过套路去诱发建立这种能力架构体系?掌握根本,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为顺着走,而现实的语文教育为什么要倒着走呢?
--
FROM 142.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