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五篇代表作的政策太英明了
对面上项目影响很大 想象一下 一个刚做完青基的青椒 另一个是多年的副教授或者教授 同时申请面上项目
拼数量前者完全没戏 后者凭借搭建的团队躺着一年都有不少sci
五篇代表作制度下 前者就有翻身的可能性 特别是现在很多青椒都是海外phd毕业 自身水平和资源发好期刊更有利
--
FROM 45.135.186.*
【 在 couldbeth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代表作对面上这种项目影响明显。对帽子影响不大吧,杰青类项目还是填写所有文章的,
: 而不仅仅是5篇代表作
:
: ...................
难道杰青优青的代表作没有5篇的限制?
--
FROM 123.114.232.*
杰青申请必须只填5年内的至多5篇代表著作
我好像嫌麻烦就填了四篇,反正都是去当分母
【 在 tanxishic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难道杰青优青的代表作没有5篇的限制?
--
FROM 114.253.251.*
人多的优势不仅在成果数量,也可以提现在质量上
代表作制度下换个方式,以前灌水都挂在几个人名下,现在同样资源可以少灌一半,质量提升1/4,既可以在质量上碾压小团队,又可以分摊代表作,造出更多帽子王。
结论:论文制度本身需要做颠覆性改革,代表作制度还是不行,对提高科研效率有限。
【 在 casino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数量肯定搞不过大佬手下,别人人多钱多,比代表作,而且就五篇,那还有些可能,只要真有两把刷子。真正的好工作光靠堆人没有搞得很深入不一定堆得出来
:
--
FROM 123.122.107.*
你说的对,不要太直接,说实话,伤人啊。。。呵呵~~
【 在 cacl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带节奏啊,我说的是五篇代表作有助于普通人评帽子的想法比较naive,现在随便评点什么帽子国家奖都是电话打得飞起,普通人别说打电话了,就算知道评委打过去了别人还不一定给面子,说白了就是大量的利益交换,这就是大团队的优势。当然,代表作制度有好的地方,就是之前大量的灌水就没啥意义了,所以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点好工作吧
--
FROM 112.49.210.*
其实三篇就够了。
--
FROM 183.208.16.*
too simple naive 现在大文章也得靠资源堆
【 在 tanxishichao (tanxishic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了一些小组机会,以前大组把文章往一两个人身上攒,几乎能10+的top,小组就算也把文章往一个人身上攒,也就5,6+的top还是拼不过大组
: 现在都要5篇代表作,小组也有机会拼个优青杰青了
--
FROM 111.198.234.*
实际几乎没有影响,真正论文硬核没有5篇都能中,论文一般只看5篇也中不了
【 在 ge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面上项目影响很大 想象一下 一个刚做完青基的青椒 另一个是多年的副教授或者教授 同时申请面上项目
:
: 拼数量前者完全没戏 后者凭借搭建的团队躺着一年都有不少sci
: ...................
--来自微水木3.5.1
--
FROM 120.244.144.*
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还是有所帮助的
有些老板水平一般,但是资源多,下面的人就猛灌水,靠数量碾压别人
现在只看代表作了,水平一般的机理搞不上去的,想发好文章难度还是挺大的
当然纳米啊化学啊这样的学科除外。。。。。
【 在 lagignition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多的优势不仅在成果数量,也可以提现在质量上
: 代表作制度下换个方式,以前灌水都挂在几个人名下,现在同样资源可以少灌一半,质量提升1/4,既可以在质量上碾压小团队,又可以分摊代表作,造出更多帽子王。
: 结论:论文制度本身需要做颠覆性改革,代表作制度还是不行,对提高科研效率有限。
: ...................
--
FROM 124.16.153.*
我觉得也是有好处的
这样攒够五篇 就能真正下决心去搞点科研了
【 在 tanxishic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了一些小组机会,以前大组把文章往一两个人身上攒,几乎能10+的top,小组就算也把文章往一个人身上攒,也就5,6+的top还是拼不过大组
: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11 Pro Max」
--
FROM 113.2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