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一直弄不懂基础科学的关键性到底在哪?
个人认为,技术不行和基础科学没多大关系。
你说的中国落后的技术,国外已经有成熟的、成系列的产品了,它“不新”了,不新就发不了高质量论文,所以做科研的都不愿意去做。
做科研的大多在追逐热点:从纳米到石墨烯,目标就是论文,根本没想着应用,虽然申请项目的时候一个个牛逼吹的山响;也有搞一些完全不考虑生产的高参数(高价原材料、苛刻工艺、产量极小)。后面的还有一点可能有用。
结果就是论文发了一大堆,但你去买个螺丝刀“进口钢材”,买个电脑电源“全日系电容”,就买个粘钩“3M背胶”,去医院手术“进口耗材”
【 在 Attdo (Aitidoh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科研界混,常听到的话就是“关键技术不行是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没解决”。我一直理解不了这句话,因为一般来讲,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都会公开发表,不会存在保密问题;而且现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了,基础理论很难有大突破,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理论难题了,那么我们的技
--
修改:gcnc FROM 118.117.50.*
FROM 118.117.50.*
不缺科学家?有几个能挂“家”的?
【 在 Attd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这么觉得,其实就是继续要资助的借口。做科研做久了,觉得咱们国家不缺科学家,缺的是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工程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LK-AL10」
--
FROM 123.117.118.*
按道理来说确实没有了,现在应该搞技术和工艺了,保留很少一部分人搞基础科学就行,
【 在 Daxiao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力的溢出效应,水涨船高
--
FROM 218.69.156.*
这里说的其实是关键技术里的一些核心工程问题,这些问题投入很大,研发难度高,跟理论联系紧密但学术上又不够最前沿,高校一看不太好发论文不弄,企业一看投入太多而且没有科研人才也弄不了,就一直拖下来了。
于是现状就是高校觉得这是技术问题,企业觉得这是基础科学问题,所以弄出这么个说法。
【 在 Att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科研界混,常听到的话就是“关键技术不行是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没解决”。我一直理解不了这句话,因为一般来讲,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都会公开发表,不会存在保密问题;而且现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了,基础理论很难有大突破,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理论难题了,那么我们的技术为何还是落后于人?到底基础科学是怎么支撑技术的?我的理解是,技术靠的是反复试错和积累经验,而这恰恰是高校界最不愿干的事。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24.78.123.*
A国人A1解决了一个很模型化的问题P_1。
A国企业C_A1有个技术难题P_C1,背后的科学问题跟问题P_1是想通的,有可能参考问题P_1思路,通过的具体研究,理论、实验和工业数据相互配合,最终得以解决。
同时,B国企业C_B1也遇到类似的技术难题。
您觉得A1会去帮谁?想都不用想,大概率会去帮A国企业C_A1。那C_B1怎么办呢,看看我朝的一些企业的操作就得到答案了。
发表的是一般的科学规律,技术背后的科学问题是一般规律在特殊场景下的具体形式和应用,也是科学规律的拓展。没企业提需求,科学家压根想不到那些奇葩条件下的问题竟然还值得做做,而不是给个一般规律就完事了。然而,那些奇葩条件下得到的结果通常是不发表的。我们连老外在干嘛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关键技术了。
以为技术就是试错和经验,那真的有点单纯。技术背后的科学问题不理解,连往哪个方向试都不知道。。。
背后的科学问题不理解,连设计上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都不知道哎。
什么时候企业可以大量雇基础学科(理科)的博士参与到研发队伍里了,什么时候学科里最优秀的年轻人在去企业还是找教职之间犹豫了,或者说这两者可以较为顺畅的切换了,就说明关键技术要有希望了。
【 在 Att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科研界混,常听到的话就是“关键技术不行是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没解决”。我一直理解不了这句话,因为一般来讲,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都会公开发表,不会存在保密问题;而且现代科学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了,基础理论很难有大突破,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理论难题了,那么我们的技术为何还是落后于人?到底基础科学是怎么支撑技术的?我的理解是,技术靠的是反复试错和积累经验,而这恰恰是高校界最不愿干的事。
--
FROM 59.109.217.*
没科学家,工程师的基础科学知识都是哪来啊?
另外,我国科学家缺的很。。。
【 在 Attd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这么觉得,其实就是继续要资助的借口。做科研做久了,觉得咱们国家不缺科学家,缺的是掌握基础科学知识的工程师。
:
--
FROM 59.109.217.*
中国没有但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就应该企业去做。已经证明可行了,要基础研究干嘛?
做工艺参数人的根本不算研究基础科学问题的。基础科学研究跟工业生产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而且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发论文+培养学生。
【 在 gcnc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认为,技术不行和基础科学没多大关系。
: 你说的中国落后的技术,国外已经有成熟的、成系列的产品了,它“不新”了,不新就发不了高质量论文,所以做科研的都不愿意去做。
: 做科研的大多在追逐热点:从纳米到石墨烯,目标就是论文,根本没想着应用,虽然申请项目的时候一个个牛逼吹的山响;也有搞一些完全不考虑生产的高参数(高价原材料、苛刻工艺、产量极小)。后面的还有一点可能有用。
: ...................
--
FROM 59.109.217.*
国外可行了就企业做,科研的都做了啥?
高校里面一堆教授博士研究生,学校买着各种数据库,各种进口检测设备、各种仪器,然后科研应该企业做。你申请项目的时候是不是也说你做的东西距离项目十万八千里啊?
【 在 planc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没有但国外已经成熟的产品就应该企业去做。已经证明可行了,要基础研究干嘛?
: 做工艺参数人的根本不算研究基础科学问题的。基础科学研究跟工业生产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而且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发论文+培养学生。
:
--
修改:gcnc FROM 118.117.50.*
FROM 118.117.50.*
搞清楚什么叫基础科学问题吧,如果能直接出产品或者直接解决产品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那压根就不是基础科学问题。您说的那些高校教授大概率不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吧,反正我申请项目就说我打算解决个科学问题而已,后面真心是工业界的事情。
【 在 gcnc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可行了就企业做,科研的都做了啥?
: 高校里面一堆教授博士研究生,学校买着各种数据库,各种进口检测设备、各种仪器,然后科研应该企业做。你申请项目的时候是不是也说你做的东西距离项目十万八千里啊?
: :
--
FROM 59.109.217.*
到现在为止,解决了什么基础科学问题?
【 在 plan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清楚什么叫基础科学问题吧,如果能直接出产品或者直接解决产品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那压根就不是基础科学问题。您说的那些高校教授大概率不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吧,反正我申请项目就说我打算解决个科学问题而已,后面真心是工业界的事情。
:
--
FROM 120.2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