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大学教材不行,是因为写教材不赚钱吧
教材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教学,让学生看懂
论文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科研,让同行获益
如今的中国式科研,两者的目的都仅仅是“出版”。
【 在 cont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20年前就这样
: 没想到20年过去了还这样
:
--
FROM 183.6.9.*
我20年前写过教材,几个研究生到处抄,拼凑一本教材
--
FROM 111.199.189.*
这些啰哩巴嗦的大部头在美国也是挫人专用,不过挫人是大多数罢了。牛人根本用不着这种事无巨细的拐杖,啰哩巴嗦的大部头反而浪费时间。要我看,这种书国内引进给211及以下的用就行了,985用还不如关门得了。俄国法国的书更晦涩难懂,也不妨碍人家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国内教材确实水,那也是高年级专业课。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学不好不要赖教材。同济的线性代数是垃圾我完全同意,但也到不了误人子弟的地步,啃不透纯属水平问题。数学的核心就是抽象,学个线性代数还要图文并茂的,说明抽象思维能力到头了。搞深度学习的领域牛人们也用不着这种,至于剩下的小虾米会和不会,会到什么程度不重要了,都是打酱油凑热闹的。
【 在 topjo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的数、理、化、生物等基础科学的教材都是厚厚一大本,都是从最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循序渐进,能让毫无基础的的人看懂,非常适合自学并进一步深入钻研。
: 而国内教材都是“公式集”、“概念大辞典”式的,主要是为了快速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利于基础概念理解和进一步钻研(前面说的“节选式”翻译的教材就是这么来的)。
: 拿理工科通识课“线性代数”来说,同济的经典教材就是公式集。而国外教材都是图文并茂,用几何解释帮助理解概念并推导公式。然后学了国内那本线性代数的人根本搞不懂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而学了国外那本“厚厚的”、不厌其烦解释基本概念(以至于让国内教师认为是骗稿费)的教材,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基本方法。
: ...................
--
FROM 124.126.138.*
有别的更重要的目标当然就优先忙别的事了,这也是忙的一种啊。
我知道好几个大教授都是这样的,出版社或者教指委找上门一说,完全赞同要出本经典教材,要说他们说的全都是虚伪的场面话我不信。谈的时候都是很有诚意地说要做好,要好好培养学生,要为行业和国家做贡献,要搞个能用几十年的经典教材,甚至要对标国际一流。实际动手基本是自己或拉个委员会大致指个方向列个大纲,自己写个前言绪论,重点章节拿出点压箱底的货,手下填剩下的坑,运气好的时候碰到负责的质量高点,但写书这种投入产出比低的事一般手下也没人会太在意,如果分的人多了更是质量参差不齐。
【 在 sea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成名的大教授不出好教材,原因有很多,也不一定很忙。比如追求不一样了。编一本好教材给他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让位于其它更有吸引力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在他还是穷屌丝的时候是看不到的。
:
: 就好像穷学生说等我有了钱,一定要静下心好好学习,好好搞科研,不求回报,好好搞开源软件一样。结果就算有了钱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
--
FROM 223.104.39.*
不敢苟同,事无巨细与写透本质是有区别的。
抽象的目的不是为了抽象,而是对具象的推广。
写清楚具象及推广过程极为有必要,而不是一上来就高度抽象故弄玄虚。
【 在 pseud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啰哩巴嗦的大部头在美国也是挫人专用,不过挫人是大多数罢了。牛人根本用不着这种事无巨细的拐杖,啰哩巴嗦的大部头反而浪费时间。要我看,这种书国内引进给211及以下的用就行了,985用还不如关门得了。俄国法国的书更晦涩难懂,也不妨碍人家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 国内教材确实水,那也是高年级专业课。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学不好不要赖教材。同济的线性代数是垃圾我完全同意,但也到不了误人子弟的地步,啃不透纯属水平问题。数学的核心就是抽象,学个线性代数还要图文并茂的,说明抽象思维能力到头了。搞深度学习的领域牛人们也用不着这种,至于剩下的小虾米会和不会,会到什么程度不重要了,都是打酱油凑热闹的。
--
FROM 180.77.0.*
你以为写教材容易?没好教材是人的问题,水平问题。
就算改了激励措施,还是一样的水平
--
FROM 114.220.249.*
这个我同意,但这个抽象度不是01的,而是连续变量,究竟调到什么位置,要看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的目的。大多数人高中毕业后抽象思维能力已是强弩之末了,少部分人还有上升的空间,是照顾大部分平庸之辈还是让少部分人轻装快跑需要取舍,现在的问题是两头不讨好。培养的尖子跟世界顶级有差距,大部分人还嫌难度太大。
【 在 wangyuanj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敢苟同,事无巨细与写透本质是有区别的。
: 抽象的目的不是为了抽象,而是对具象的推广。
: 写清楚具象及推广过程极为有必要,而不是一上来就高度抽象故弄玄虚。
--
FROM 124.126.138.*
教材审核不严格,阿猫阿狗都可以写教材。
最近X学校的政策,要求每个老师每6年写一本教材.........按照30岁工作,60岁退休,一生写5本教材。我觉得绝大多数会变成废纸吧
这么多垃圾废物,就会“劣币淘汰良币”,多半会用领导的教材吧。
【 在 smallpanda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材价格太便宜,一本书才几十块。美国的教材动不动就上百美元。有钱赚才有动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75.191.25.*
虽然都说国内教材不好,但想学东西我还是觉得需要看教材,教材更简单明了没什么废话,比市面上的科普书还是强很多的
我读过的教材里以马哲最烂,作者真的是不知所云,还不如读马克思原著
【 在 smallpanda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材价格太便宜,一本书才几十块。美国的教材动不动就上百美元。有钱赚才有动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75.191.77.*
学生必须买这一点就夸张了,都上大学了,爱买不买,哪有什么必须
【 在 pinkjasm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糟糕的是,还被拿来当指定教材,学生必须买
--
FROM 114.25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