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五四和北京大学校庆纪念日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和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日,也是北京大学建校127周年的校庆纪念日。
北京大学的校庆纪念日原本是12月17日,从1953-1954年起改至5月4日,这当然是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大学的缘故。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但是这两个公历日期均与戊戌年无关。公元1898年6月11日(农历戊戌年四月廿三),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特意写道「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根据学者考证,同年12月30日或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于1998年在《读书》杂志上发文考证,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期是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898年12月30日),后来到壬寅年京师大学堂复校时,选择同一天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即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90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的主要和直接继承者,很长时间里都是以12月17日为校庆纪念日。
作者认为,校庆是校庆,五四是五四,两者是不同的事情,不要混为一谈。学校成立日,就如同人的生日一样,应该实事求是。而且从今年开始,五一放假两天,加上周末和调休,可形成五天的长假期。5月4日正处于假期之内,许多师生都外出旅游探亲,不利于组织校庆活动。所以用年底的两天(最好是12月30日)作为北大校庆日更合适,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
FROM 110.52.220.*
最应该的,是不是说清哪年建校?
校史不应该是脉冲式增加吧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和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日,也是北京大学建校127周年的校庆纪念日。
: 北京大学的校庆纪念日原本是12月17日,从1953-1954年起改至5月4日,这当然是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大学的缘故。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但是这两个公历日期均与戊戌年无关。公元1898年6月11日(农历戊戌年四月廿三),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特意写道「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根据学者考证,同年12月30日或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于1998年在《读书》杂志上发文考证,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期是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898年12月30日),后来到壬寅年京师大学堂复校时,选择同一天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即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90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的主要和直接继承者,很长时间里都是以12月17日为校庆纪念日。
: ...................
--
FROM 60.31.46.*
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清华大学是庚子赔款的产物。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年(1898年)成立的。这段历史很清楚,学者们早已考证。
但是在1953-1954年间,北京大学的校庆纪念日改到了5月4日,并沿用至今。
【 在 baobdbaob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应该的,是不是说清哪年建校?
: 校史不应该是脉冲式增加吧
--
FROM 110.52.220.*
按这叙述,应该以农历腊月十八为纪念日才对。
既然北大都英文坚持Peking,为啥校庆日不坚持农历呢?
不够自信,崇洋媚外,觉得农历土?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和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日,也是北京大学建校127周年的校庆纪念日。
: 北京大学的校庆纪念日原本是12月17日,从1953-1954年起改至5月4日,这当然是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大学的缘故。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但是这两个公历日期均与戊戌年无关。公元1898年6月11日(农历戊戌年四月廿三),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特意写道「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根据学者考证,同年12月30日或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于1998年在《读书》杂志上发文考证,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期是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898年12月30日),后来到壬寅年京师大学堂复校时,选择同一天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即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90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的主要和直接继承者,很长时间里都是以12月17日为校庆纪念日。
: ...................
--
FROM 223.104.227.*
校庆和建立日不一样。很多国家的国庆也不是建国的日子。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和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日,也是北京大学建校127周年的校庆纪念日。
: 北京大学的校庆纪念日原本是12月17日,从1953-1954年起改至5月4日,这当然是因为五四运动发源于北京大学的缘故。北京大学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但是这两个公历日期均与戊戌年无关。公元1898年6月11日(农历戊戌年四月廿三),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特意写道「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根据学者考证,同年12月30日或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于1998年在《读书》杂志上发文考证,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期是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898年12月30日),后来到壬寅年京师大学堂复校时,选择同一天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即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十八(公元190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的主要和直接继承者,很长时间里都是以12月17日为校庆纪念日。
: ...................
--
FROM 180.102.35.*
是农历十一月十八,不是腊月十八。
当然用农历日期也可以,但是中国早就已经采用公历一百多年了。我们现在缅怀纪念许多伟人的诞辰,也都是用公历日期,而不是农历日期。
国内大学的校庆纪念日,也没听说有用农历日期的。这与“自信”“土洋”毫无关系。
【 在 zhaohong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这叙述,应该以农历腊月十八为纪念日才对。
: 既然北大都英文坚持Peking,为啥校庆日不坚持农历呢?
: 不够自信,崇洋媚外,觉得农历土?
--
修改:wahrheit FROM 119.39.112.*
FROM 119.39.112.*
大多数高校的校庆都是其建校日期,大多数国家的国庆也都是其建国日期。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校庆和建立日不一样。很多国家的国庆也不是建国的日子。
--
FROM 119.39.112.*
谢谢指正,确实是冬月十八不是腊月十八。
但你的回复逻辑体系不一致。既然日期因国家改用公立而用公历了,那国家也改英文为拼音了啊,北京的英文应该是BEIJING,不是Peking
为什么不一起改呢?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农历十一月十八,不是腊月十八。
: 当然用农历日期也可以,但是中国早就已经采用公历一百多年了。现在我们缅怀纪念等伟人的诞辰,也都是用公历日期,而不是农历日期。
: 国内大学的校庆纪念日,也没听说有用农历日期的。这与“自信”“土洋”毫无关系。
--
FROM 60.29.39.*
也有很多不是的。而且庆和建立本来就不是等同的概念。你除了生日还有很多值得庆祝的日子。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多数高校的校庆都是其建校日期,大多数国家的国庆也都是其建国日期。
:
--
FROM 210.29.134.*
所以你还是没解决逻辑一致性问题,除了商品卖钱需要延续,你举例的高校不能成为例外,古人云有仙则灵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Peking也是拼音,是邮政式拼音(Postal Spelling System),解放前使用较多。
: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就是邮政式拼音。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的英文校名是粤语拼音。
: 还有一种是威妥玛拼音(Wade-Giles romanization)。为保证历史的延续性,少量享誉海内外的商标至今仍使用威妥玛拼音法,例如:中华(Chunghua)、张裕(Changyu)等等。这些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 ...................
--
FROM 60.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