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C,你写那么多评语又有啥意义?申请人又不能和你争辩,jjw的人又看不懂评语,有C的本子大概率也不用上会讨论,会评专家也看不到评语。白白浪费函评专家的时间。还不如每个本子多几个评审,去掉最低和最高,胡评的那一个自然就去掉了。如果真的很差,自然有多个评委给C。而且你也说了分数为主,其实也是承认了分数才是可靠的,既然这样为啥还要浪费函评专家的时间写评语,而不是衡量分数?
而且你说的这些不符合大部分人的感觉。比如已经说了好几遍了,前面也有其他人在说:你不知道分数你投诉个啥?大部分胡评的反而评语不会太过分,既然不过分你又不知道是C,你咋投诉? 这个你装做看不到也没办法。真要是胡评的人评语也是胡写的话, 大家也不会认为评语没用了。但是这么傻的人其实是很少数的。很多看起来无厘头的理由只是硬凑的,其实评审人已经认定这个就是C的水平,判断大概率也是公平给的,只不过碍于规定也要写几句,纯粹是浪费时间。你所说的通过写评语来限制专家胡评这个很难成立,因为恶意胡评的人会给个模棱两可的评语。反而很多无厘头,看起来胡扯的评语,其实给的分很公道。
现在项目数减少,基本上一个C就废了,其实以前大部分领域也差不多。RCC有一个分数是和最终结果有关的。现在已经有人为了避免无辜掉分,毙掉或者拒审工作本子好,但是连续拿不到的,因为这样的本子明显有人和他不对付,连续的给C。
【 在 guyilinby 的大作中提到: 】
: RCC以来至少我自己,我身边没有几个敢不用随意写评语的,尤其是给C的,基金委统计数据也显示至少张冠李戴的评语少了很多,自己申请的评语也没有像以前就一句没有创新性不予资助的情况了。另外A和C的评语差很多的,大多数A会提及优先资助,真正比较难分的是B和C,另外投诉的是评语尤其是胡来的评语才有用,而不是分数,不要搞错了。
: 会评本来就是分数为王,所以真正关键是在函评搞A。
: RCC不是评价说你的评阅结果和最后资助情况一致吧。另外有一个C后会不会挂,还要看整个方向的评分情况,如果大家普遍评分不高,有C也能过的。去年听说同一学科内有的方向十几个3A,有的方向两三个3A,虽然后者名额会较少,但是2A1C之类的也有可能过。
: ...................
--
修改:zfbdcyj FROM 180.111.36.*
FROM 180.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