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解释没看懂,请教一下
粮食多(供大于求),商人少(销售不旺)。粮价便宜没问题,(农民)受到的伤害指什么?那个时代的经济应该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对外消耗的大头猜测是交税。这个税应该还是实物而非货币吧?
供大于求,让粮食卖上价,那不应该发展商业,增加商人才对?
结合上面一句,农民多则受到伤害,农民少则困窘。这个伤害和困窘分别指的什么具体问题?
所以从农商(供求)关系解释重农抑商的逻辑,完全没看懂。农民里外里都倒霉,商更像背锅的
当然,如果说行商蛊惑人心,影响屯粮与兵源,这个逻辑合理,但从原文看不出这个意思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因果关系,是并列关系
是讲(从事)种粮食的人多,(从事)买粮食的人少。
就是农民多,商人少。那么如果粮食便宜了,受到伤害的人就多。
所以要重农抑商。如果你重商,就必然会导致农民困窘而不事生产的商人增加,
(农民是兵的来源)他们困窘了你的兵员就弱了,郭嘉就完蛋了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