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科学(Scienc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首页
|
上页
|
2/2
|
转到
主题:史瓦西黑洞形成瞬间的数学表达式
10楼
|
runfast
|
2021-06-30 12:37:27
|
只看此ID
哪个量出现奇性,说明哪个量需要量子化。
就像“紫外灾难”一样,把它量子化了,奇性就消失了。
【 在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穿越视界的观者不觉得时间无限长,他的世界线是有限长,这并没有解答这个疑难问题。
: 穿越视界观者的时间在视界上停止了,所以,远方观者觉得时间无限长,视界上的观者觉得时间是0
: 这个事本身没什么稀奇
: ...................
--
修改:runfast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11楼
|
mymyfirst
|
2021-06-30 12:57:00
|
只看此ID
【 在 runf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个量出现奇性,说明哪个量需要量子化。
: 就像“紫外灾难”一样,把它量子化了,奇性就消失了。
怎么量子化?
时间空间翻转是关键
这个东西能量子化?
--
FROM 112.102.173.*
12楼
|
runfast
|
2021-06-30 13:05:52
|
只看此ID
我不是科班出身。
只是最近嗑药磕的好像脑瓜子灵活了些,才拿起来这些玩意儿啃。
需要啃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时间够用不够用。这些东西啃完之前,肯定是没法给出具体思路的。
现在只是有些模模糊糊的概念性思路:
1.微积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它实际上是把数学世界“量子化”之后的结果。
2.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相比,差的很可能就是一个“量子化”。
3.将微积分的思路引入经典物理,然后将光量子化,即解决了“紫外灾难”。将这个过程在施瓦西模型上重复,即可将奇性完全抛开,从完成引力的量子化。
4.这一套玩意大概率和“超弦论”类似,极其难以进行实验验证。要验证超弦论,按杨振宁的说法,得建造环绕整个银河系那么大的粒子加速环。而要验证量子引力,恐怕要进入黑洞进行实验才行,比验证超弦论还要不靠谱。
【 在 mymyfirst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量子化?
: 时间空间翻转是关键
: 这个东西能量子化?
: ...................
--
FROM 1.202.112.*
13楼
|
mymyfirst
|
2021-06-30 13:24:53
|
只看此ID
【 在 runf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科班出身。
: 只是最近嗑药磕的好像脑瓜子灵活了些,才拿起来这些玩意儿啃。
: 需要啃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时间够用不够用。这些东西啃完之前,肯定是没法给出具体思路的。
: ...................
你脑瓜子有没有灵活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在你脑瓜子里有很多浆糊
--
FROM 112.102.173.*
14楼
|
tgfbeta
|
2021-06-30 13:28:37
|
只看此ID
抗抑郁药?
【 在 runfast (跑得快)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是科班出身。
: 只是最近嗑药磕的好像脑瓜子灵活了些,才拿起来这些玩意儿啃。
: 需要啃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时间够用不够用。这些东西啃完之前,肯定是没法给出具体思路的。
: ...................
--
FROM 111.166.7.*
15楼
|
runfast
|
2021-06-30 14:17:31
|
只看此ID
米氮平,抗抑郁药物治疗时,辅助睡眠的。
不知道为啥,晚上吃完上午脑子特别好使,下午这个时候药劲儿过去就不行了。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抗抑郁药?
--
FROM 223.104.38.*
16楼
|
molar
|
2021-06-30 17:26:24
|
只看此ID
1、关于前者,画个彭罗斯图就清楚了。
2、关于后者。所谓“时空互换”,那仅仅是在视界内部,原本的时间坐标变成了类空的,原本的空间坐标变成了类时的,仅此而已。出现这种情况只是说明在讨论黑洞内部的时候,球坐标不太合适了而已。被一些营销号整出了什么“时空互换”的噱头,细看没啥意思。。。正经搞物理的话,换个坐标系就成了,尤其是谈施瓦西黑洞的话,这种坐标系已经有很多了很方便。如果是聊RN或者KN黑洞的内部结构的话,倒还有些更复杂点儿的结构,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结构可能会导致物理上(而不仅仅是坐标选取上的)可能的问题。
【 在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穿越视界的观者不觉得时间无限长,他的世界线是有限长,这并没有解答这个疑难问题。
: 穿越视界观者的时间在视界上停止了,所以,远方观者觉得时间无限长,视界上的观者觉得时间是0
: 这个事本身没什么稀奇
: ...................
--
FROM 210.12.245.*
17楼
|
mymyfirst
|
2021-06-30 19:42:06
|
只看此ID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1、关于前者,画个彭罗斯图就清楚了。
: 2、关于后者。所谓“时空互换”,那仅仅是在视界内部,原本的时间坐标变成了类空的,原本的空间坐标变成了类时的,仅此而已。出现这种情况只是说明在讨论黑洞内部的时候,球坐标不太合适了而已。被一些营销号整出了什么“时空互换”的噱头,细看没啥意思。。。正经搞物理的话,换个坐标系就成了,尤其是谈施瓦西黑洞的话,这种坐标系已经有很多了很方便。如果是聊RN或者KN黑洞的内部结构的话,倒还有些更复杂点儿的结构,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结构可能会导致物理上(而不仅仅是坐标选取上的)可能的问题。
:
: ...................
恐怕不是仅此而已那么简单,也不是换个坐标系而已的事情吧。
搞物理要探究其中的物理意义,而不是满足于换个坐标系计算。
黑洞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或者简单说,一个观者进入黑洞后会看到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回答不了,那就还有很多需要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
修改:mymyfirst FROM 112.102.173.*
FROM 112.102.173.*
18楼
|
runfast
|
2021-07-01 12:19:06
|
只看此ID
这个思路确实很有意思。
画了个简图。
把施瓦西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的数学模型掐一块儿,应该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早期的超光速“暴涨”成因。
【 在 mymyfirst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恐怕不是仅此而已那么简单,也不是换个坐标系而已的事情吧。
: 搞物理要探究其中的物理意义,而不是满足于换个坐标系计算。
: 黑洞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 ...................
--
FROM 1.202.112.*
首页
|
上页
|
2/2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