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虾为什么进化得那么鲜?你在单位里为什么要利他?
本来也没那么绝对,只是针对大部分人而言。再加上人口迁徙,部分内陆人觉得海鲜很鲜也正常。
【 在 mage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绝对。我内陆人就觉得海鲜鲜。
: 海鲜里应该是有什么物质让人觉得鲜。就像海带,味精最初就是从海带里提取出来的
--
FROM 36.22.217.*
怎么说你都有理,还可以举例说明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自己进化成有毒,不是更有利于生存吗,为什么要利他?进化成那么鲜,有什么好处?
: 我觉得是这样,超级生殖能力需要对应的能力进行平衡,否则海洋里就会充斥毒虾,最后搞成资源消耗殆尽,种群最终灭绝。把自己的肉搞的很鲜,就会有大量天敌捕食,客观上控制了种群总量,维持了生态平衡。
: “利他行为”通过利他的对象及目的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1) “亲缘利他”即有学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1]。也正是此,“亲缘利他”行为在整个生物界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尤其常见。(2) 与“亲缘利他”不同,“互惠利他”是对没有亲缘关系的生物个体提供帮助,但这种帮助是有回报的。即生物个体之所以想要帮助其他生物是因为期望获得日后的报酬。例如在非洲,一些刚刚吃饱的蝙蝠可能会吐一些血给濒临死亡的伙伴,但也期望日后的报恩。并且,他们不会继续向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2]。(3) 第三种利他行为是“纯粹利他”,即不计任何报酬的利他行为,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利他行为。许多生物学家如劳伦斯、威尔逊认为这是一种“群里选择理论”。他们认为,遗传与进化在生物种群更高层面上的,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着进化而被保留[3]。某些生物,如瞪羚,在受到威胁时可能以一己之力吸引捕猎者而保存群体的安危。这种行为在自然界并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
--
FROM 39.144.82.*
哈哈哈哈
【 在 nat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说你都有理,还可以举例说明
:
:
--
FROM 218.249.201.*
鸡这个物种,如果没有人类养殖业,生存很困难
同理绵羊(不是山羊、羚羊之类有一定自卫能力的),哈士奇都能咬得死
同理单位里面的行政、秘书、人事、党务等人员,因为离领导近,升迁机会比技术、销售等骨干业务人员更大;但离了领导以后独立生存能力很差。
【 在 niuxg197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世界上最成功的植物是什么吗?是小麦。因为人类的需要,占据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耕地。
--
FROM 39.144.137.*
听说鸡是恐龙进化而来,也挺令人费解的,食物链顶级掠食者怎么就进化成了肉鸡了
--
FROM 106.37.113.*
了解一下同源盒基因。这种基因决定多细胞生物轴向身体构造以及肢体表现形式。该基因高度保守,在千万年的演进积累中才能形成较大和积极的腔体和肢体变化。平时,该基因的演变物种被处于顶级生态位的物种压抑。当发生全球性灾变时,优势物种大规模灭绝,为处于弱势生态地位的同源盒结构优势新物种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生存空间。于是,恐龙便进化成了鸡。
【 在 iByr1986atsm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说鸡是恐龙进化而来,也挺令人费解的,食物链顶级掠食者怎么就进化成了肉鸡了
--
FROM 125.33.81.*
鲜其实是指含谷氨酸钠吧
【 在 webho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海虾把自己进化得那么鲜,实际上它一直朝着不鲜的方向进化。
: 而是靠海为生的人把自己进化成了吃海虾觉得那么鲜,觉得不鲜的,就被淘汰了。
: 内陆吃鸡鸭牛羊肉长大的人,没有觉得鲜的,只会觉得腥。
--
FROM 222.129.32.*
人屎为什么要进化的那么香,以至于狗都想吃它?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自己进化成有毒,不是更有利于生存吗,为什么要利他?进化成那么鲜,有什么好处?换句话讲,为什么要种间利他?一个物种为什么要有利于其他物种?如果进化是没有方向的,那就应该出现大量类似河豚之类的生物。可是,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半利他、一半利己,而是大多数利他,只有极少数利己。
: 我觉得是这样,超级生殖能力需要对应的能力进行平衡,否则海洋里就会充斥毒虾,最后搞成资源消耗殆尽,种群最终灭绝。把自己的肉搞的很鲜,就会有大量天敌捕食,客观上控制了种群总量,维持了生态平衡。
: “利他行为”通过利他的对象及目的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1) “亲缘利他”即有学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1]。也正是此,“亲缘利他”行为在整个生物界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尤其常见。(2) 与“亲缘利他”不同,“互惠利他”是对没有亲缘关系的生物个体提供帮助,但这种帮助是有回报的。即生物个体之所以想要帮助其他生物是因为期望获得日后的报酬。例如在非洲,一些刚刚吃饱的蝙蝠可能会吐一些血给濒临死亡的伙伴,但也期望日后的报恩。并且,他们不会继续向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2]。(3) 第三种利他行为是“纯粹利他”,即不计任何报酬的利他行为,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利他行为。许多生物学家如劳伦斯、威尔逊认为这是一种“群里选择理论”。他们认为,遗传与进化在生物种群更高层面上的,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着进化而被保留[3]。某些生物,如瞪羚,在受到威胁时可能以一己之力吸引捕猎者而保存群体的安危。这种行为在自然界并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
--
FROM 42.245.202.*
恐龙有很多种,不只有霸王龙叫恐龙!大大小小都有,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有毛的没毛的,吃草的吃肉的。
恐龙是一个大类,类似于 哺乳动物。
鸡是会飞的恐龙进化来的。
【 在 iByr1986atsm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说鸡是恐龙进化而来,也挺令人费解的,食物链顶级掠食者怎么就进化成了肉鸡了
--
FROM 42.24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