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也聊聊为啥我支持索隐
为啥不能两个都有呢?
读红楼梦,索隐派说的悼明肯定是有的,江南织造的某些曹家相关的家族背景也有的。前面有个网友说的,明末文人集体创作,之后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夹带了一些个人私货进去。本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就明明白白说了不是他原创,是他改编的。
这样两边都说得通了,也不用吵架了,你要说整部书一点曹家的影子都没有,我觉得也不太可信,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以前我是不支持的。
: 总觉得索隐派太牵强附会了。
: 这部分原因一个是我那时候不了解古代文人的书写习惯,一方面是某些索隐派为了证明某个观点,确实太刻意了,甚至解释的都出现逻辑漏洞了。
: ...................
--
FROM 174.164.64.*
批阅十载的意思是看了十年,研究了数十年
如果是自己呕心沥血写了十年,应该不会用批阅这个词,批阅表示看别人的文章。
而且看书中各种线索,成书时间确实应该是明末清初,这就表示了原创作者不可能是曹寅子孙,但“曹雪芹”也没有说自己是作者,通篇都在说自己是改编者。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能两个都有呢?
: 读红楼梦,索隐派说的悼明肯定是有的,江南织造的某些曹家相关的家族背景也有的。前面有个网友说的,明末文人集体创作,之后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夹带了一些个人私货进去。本来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就明明白白说了不是他原创,是他改编的。
: 这样两边都说得通了,也不用吵架了,你要说整部书一点曹家的影子都没有,我觉得也不太可信,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 ...................
--
FROM 174.164.64.*
不排除这个可能。
但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已。
但我看过多方论据后,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
甚至他们出了一堆研究曹雪芹生平,进而分析红楼梦里面情节的书。
就好比大家都还在想地球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心,红学大家们都已经通过地心说分析出太阳是几亿年前从地球崩出去的了。
这不是错的离谱吗?
比如周汝昌,都喊出史湘云是脂砚斋,也是曹雪芹老婆这种话了。
我看他们再搞下去,可以编出个红楼宇宙,跟漫威宇宙打擂台了。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为啥不能两个都有呢?:读红楼梦,索隐派说的悼明肯定是有的,江南织造的某些曹家相关的家族背景也有的。前面有个网友说的,明末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2.65.82.131
周汝昌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梦,结果方向全是错的。真是可悲至极。
不过有传言说他晚年也发现了问题,感慨被胡适带偏了。不过这时候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知真正的红楼何时能彻底平反,重见天日。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排除这个可能。
: 但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已。
: 但我看过多方论据后,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
: ...................
--
FROM 124.79.79.*
之前的很多红学大家都是如此。
研究几十年,还出书讲课到处宣传。
你现在要让他们承认初始的方向就错了,太难了。
这难度不亚于让我们突然承认真主安拉是唯一的神一样。
但我们作为普通读者,心里自然明白。
【 在 Deuc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汝昌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梦,结果方向全是错的。真是可悲至极。
: 不过有传言说他晚年也发现了问题,感慨被胡适带偏了。不过这时候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 不知真正的红楼何时能彻底平反,重见天日。
: ...................
--
FROM 120.136.20.39
现在流行文化比以前夸张多了。
我们不去考究一番,已经看不懂小朋友们的梗。
同样,小朋友们也看不懂我们的梗。
就算是同龄人,不同圈子之间也看不懂对方的梗。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比如我们现在说的“基尼太美”,估计也就火这么几年,过个30年,人们如果在文献资料上看到这个,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
FROM 120.136.20.39
那个晚年有所反思的是俞平伯,不过他反思的似乎是通行本后四十回是不是程高原创的问题。
周老先生还是有些风格的,比如他就承认林四娘这段写的是一位抗清的巾帼英雄,但他又表示自己看不懂为什么曹雪芹要在书里写这么一位抗清英雄。
【 在 Deuc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汝昌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梦,结果方向全是错的。真是可悲至极。不过有传言说他晚年也发现了问题,感慨被胡适带偏了。不过这时候只 ...
--
FROM 23.242.66.*
我确实也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很多人物和事情都是胡乱对照的。
但索隐派也拿不出任何一个让人觉得更信服的作者,最后变成了集体创作。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排除这个可能。
: 但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已。
: 但我看过多方论据后,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
: ...................
--
FROM 98.237.241.*
作者本身是刻意隐瞒自己身份的,所以要锁定不容易。只需要知道作者是属于哪一类人即可,某种程度上这个人到底是谁没那么重要。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确实也很反感考据派把曹雪芹是作者做成铁案,很多人物和事情都是胡乱对照的。
: 但索隐派也拿不出任何一个让人觉得更信服的作者,最后变成了集体创作。
--
FROM 124.79.79.*
有关系,也有区别
不知道你看不看网络小说,有些网络小说就喜欢紧跟时事
把社会上的一些梗写到小说里,现在的人看到了呢,其实
也就是作者博读者一笑
在几百年后的索引派看来呢,这些梗就是作者在隐写自己
遭遇了这些不公,社会压抑不能明言,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很多关系。
: 比如,清风指代清朝,明月指明朝。
: 这些都是因为一开始有人写诗这样用而变成典故。
: ...................
--
FROM 222.1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