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所有的高考所谓的改革都是胡搞
就应该数理化语外政史地生9门一起考,择优录取。
参与竞争都是同一拨人,改来改去就是搞朝三暮四的把戏,
或者干脆是为了便于上下其手,假公济私。
高考又不是专才、偏才选拔,而是通才选拔。
而且就应该全国一张卷,各省按人口比例给录取名额,
除烈士子女外取消一切加分。
--
FROM 171.221.67.*
分文理是应该的,否则学生压力太大了,尤其是很多文科人才理科偏科严重或者是理科天才文科不行的,这种人完全就没机会了。但是之前的改革本来是合理方向,也就是文理融合,比如选了物理就能报大部分理科专业,这是正确的方向,结果给废除了,现在最新的方案又回到纯文理的路线了,这就懒得批判了
--
FROM 111.202.233.*
高考为什么说是通才的选拔?
高等教育不是选拔研究型人才么,现在人为的把它延后至硕士生乃至博士生阶段,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啊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应该数理化语外政史地生9门一起考,择优录取。
: 参与竞争都是同一拨人,改来改去就是搞朝三暮四的把戏,
: 或者干脆是为了便于上下其手,假公济私。
: ...................
--
FROM 111.192.198.*
哪有什么压力太大!
竞争的人群不变,科目多少完全没影响。
至于偏科,本质上就还是资质不够。
作为一个现代人,本来就应该对各个学科都有基本的了解。
有些学文科的,理工知识和几百年前的人一样,这样的人就不是合格的“知识分子”。
大学是通才选拔,所谓的偏才怪才选拔不是高考的任务。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文理是应该的,否则学生压力太大了,尤其是很多文科人才理科偏科严重或者是理科天才文科不行的,这种人完全就没机会了。但是之前的改革本来是合理方向,也就是文理融合,比如选了物理就能报大部分理科专业,这是正确的方向,结果给废除了,现在最新的方案又回到纯文理的路线了,这就懒得批判了
--
FROM 171.221.67.*
高等教育从来都不是选拔研究型人才。
即使扩招前,每年招几十万的时候也不是,
遑论现在每年招生上千万了。
大学教育就是从事智力相关工作的基础训练而已,
只有博士教育才是真正的训练研究型人才。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考为什么说是通才的选拔?
: 高等教育不是选拔研究型人才么,现在人为的把它延后至硕士生乃至博士生阶段,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啊
--
FROM 171.221.67.*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有什么压力太大!
: 竞争的人群不变,科目多少完全没影响。
: 至于偏科,本质上就还是资质不够。
: ...................
作为一个现代人,本来就应该对各个学科都有基本的了解。 你说这个没错,但是基本了解未必需要通过高考来考察,个人认为值得高考统一考察的只有语文、数学,并且语文是包括逻辑和思辨内的大语文,数学是包括各种原理和特定应用的大数学。别的科都应该作为副科,高考实行2+n,通过n的组合限定专业范围,n以外的副科采取考察制,不计入总分但也别像现在会考那样放水。
--
FROM 111.202.233.*
从高等教育成立的传统来讲,就是研究型的,所以也才会有高校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科研的要求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那就是为了研究培养预备队的,不然高职教育就没法解释了
扩招前,本科毕业就进入专业对口岗位工作的占大多数,为什么大学会有专业一说
只是这些年不好就业,才宣传什么通识教育通才,即便通识教育也就是大一吧,大三肯定要进入专业教育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等教育从来都不是选拔研究型人才。
: 即使扩招前,每年招几十万的时候也不是,
: 遑论现在每年招生上千万了。
: ...................
--
FROM 111.192.198.*
核心在于参与选拔的人群不变,考试科目多少并无本质区别,
这时候,越多的科目一则利于通才教育,更有利于平衡性。
而对于正常人群,平衡性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你这个2+n方案,反而过于模糊了。
【 在 lailuotal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一个现代人,本来就应该对各个学科都有基本的了解。 你说这个没错,但是基本了解未必需要通过高考来考察,个人认为值得高考统一考察的只有语文、数学,并且语文是包括逻辑和思辨内的大语文,数学是包括各种原理和特定应用的大数学。别的科都应该作为副科,高考实行2+n,通过n的组合限定专业范围,n以外的副科采取考察制,不计入总分但也别像现在会考那样放水。
--
FROM 171.221.67.*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核心在于参与选拔的人群不变,考试科目多少并无本质区别,
: 这时候,越多的科目一则利于通才教育,更有利于平衡性。
: 而对于正常人群,平衡性才是最重要的。
: ...................
考试科目多少有区别的。像你说的凡是沾边的都考然后算总分,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是没有短板的木桶,未必符合国家对人才的要求。
虽说现代社会要求人都是通才,但不同方面要求程度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分主科副科乃至考察科的意义所在。而文理分科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虽然也有很多缺陷,但还是比全部科目都考更精准。
--
FROM 111.202.233.*
钱老师,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不是一回事。
高校教师要求科研并不等于高等教育是研究型。
我说的高考是通才选拔,而非高等教育是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正说明了之前的教育是基础的通才教育,
任何将来从事专业智力工作的人都应该了解。
所以高考就是要在此基础上选拔出合格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中进行专业教育。
进一步,从事专业工作和博士训练的科研又差着一个层级。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高等教育成立的传统来讲,就是研究型的,所以也才会有高校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科研的要求
: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那就是为了研究培养预备队的,不然高职教育就没法解释了
: 扩招前,本科毕业就进入专业对口岗位工作的占大多数,为什么大学会有专业一说
: ...................
--
FROM 171.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