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1:26:56
《齐物论》太难了!要不,讲一点简单的。就说《老子》吧,第一章。大家可以参考“老吾老”“幼吾幼”这样的语法。还有在经中经常出现的“鼓法鼓”“雨法雨”。
显然,“道可道”的前一个“道”是名词,指天道。后一个“道”字是动词,指践行。
直译:天道可以践行。相当于,道路可以走路,语言可以言述。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1:32:39
常,有些人理解为平常通常普通,真不知道这些人学的是那一门子的语法???!!!其实,常就是永恒的意思,我们平时说“无常”,也就是“没有永恒”。所以,“常”“恒”是同一个意思,指恒固不变。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1:41:12
所以,直译就是:
天道可以践行,却不是恒定不变的践行,道的名称可以讲述,却不是固定不变的说法。
也就是说,我们在践行天道时,不能一根筋,不能一个想法想到底,是要有变化的。当然,描述天道时,也要根据天道的不同而有相应不同的描述。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1:43:32
那么,天道有些什么变化不同吗?
因为天道有“无”跟“有”这二者的不同!!!!!!!!!!!
benson5a06(1403089908) 12:13:22
哦 ,哦,哦!真是精彩!.
benson5a06(1403089908) 12:44:31
那么说天道还存在"无"的状态和"有"的状态?也就是说天道并不是一味的飘渺虚无?那"有"是无中生有"的"有"吗?也就是道体虚空,其用为生,无中生有,说是天道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也就是从形而上的"无",转成了形而下的"有"?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3:15:51
无,是万物的开始,也是一切万物的体,也是虚无恍惚的道体,相当于无我。有,是万物的生发,也是一切万物的起用,也是形成万物的开端,相当于无中生有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
所以,经常保持“无”,用来体会道体的微妙,经常保持“有”,用来体会道用的生发。所谓的天道,也就是“无”和“有”这二者。这二者同时产生,名称不一样,作用一样,是“众妙之门”。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3:30:24
那么,有与无是怎样一个关系呢?
如同你看到了一个美女,就会同时觉得其他女人丑了一点,等等。从中发现,长短高下等等,总是由一方产生另一方。
也就是,有一定会产生无,长一定会产生短,等等。
所以,圣人始终无为,因为无为之后,一定会产生有利。圣人始终不言,因为不言的教化之后,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也就是圣人常使自己处于“无”,因为“无”了之后就一定会变成“有”,圣人为了让自己成为“有”,所以就要常使自己“无”。
这也就是我始终要教大家“无我无我”!!!!因为只有“无我”,才能无中生有而真正成就自我!!!!!!
benson5a06(1403089908) 13:41:00
这么说是无我了才是才能无为,无我后的言说才是"不言"!
老师教了我们无我,也就教了我们无为,不言.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3:41:02
简单吧!
所以,践行天道不是永远的“无”,如果永远是“无”的话,你还是一无所有!也不是永远的“有”,如果是永远的“有”的话,不要说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会变成一无是处。因为“无”和“有”是会不可抗拒的相互转换的!!!
所以,真正的践行天道,乃是无——有——无——有——无——有,乃至无尽。
正因为是有了“无”“有”的变化!!!所以才“非恒道也”“非恒名也”!!!!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3:46:17
这也就是我常说的,无我——成功——再无我——再成功!!!
可惜呀!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唉!我不说也罢!
所以,如果你的理解还跟社会上的专家学者教授大师一样,那肯定就是错了了了了了了!!!
benson5a06(1403089908) 13:46:32
这跟阴符经里的阴阳相推和履历所不能契是一个意思!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3:48:06
对呀!!!传统道家就只有这么一个真理!难道还有二个真理不成???
benson5a06(1403089908) 13:49:19
估计这本<老子>这世上也是少有人知!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3:54:35
普天之下,除了那些懂了却没有说出来的人之外,凡是已经说出来的,出过书的,没有一个人是说对的!没有一个是真懂老子的!没有一个是真懂道的!!!!
老子啊老子,不亦悲乎????
benson5a06(1403089908) 14:01:20
奇怪是的为什么会存在有与无,长与短,高与下,这些一对一对的概念,而且又是互以对方为根本和存在前提?如何这样的存在关系有一定的道理(这又是什么真理?),那是否又存在一种未有未无的状态\或是有无一体的状态?道是无与有同时产生,是不是就是这种有无一体\未有未无状态.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4:03:54
第三章的意思,也就是圣人教化民众也要常处于“无”的状态,即“虚心”“弱志”“无知”“无欲”,这样才能“实腹”“强骨”,从而满足需求。
benson5a06(1403089908) 14:05:29
唉!现代社会来说,道是寂寞的,老子是寂寞的,老师还好还有一群道友!正因为老师有群道友,所以老子也不寂莫了,道也不寂莫了!
benson5a06(1403089908) 14:06:27
哦,“实腹”“强骨”,就是真正满足需求。跟周易的象征法有点像!
benson5a06(1403089908) 14:09:59
老师之前说过:"读不懂老子也读不懂周易",我想除了内容上的分类外,这种象征法解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4:14:11
笨蛋!老子是拿长短高下这一组一组的转变规律,以此作比方,来说明“道体的无”一定会产生“道用的有”!!!
天地宇宙包括你我,也只是道用的产物,而道用还是由道体而来!!!
所以,虚无的道体才是最形而上,也最根本的东西了!!!怎么还要去乱想“未有未无”之类的东西?莫非你要学公孙龙的辩术?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4:16:52
大师兄对第四章的解说,还不错。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4:23:30
老子五千言,有时是讲道体,有时是讲起用,可千万别理解反了!
讲道体强调“无欲”“无我”“虚靜”,于是,有些人就批评老子消极被动逃避现象,真是天大的冤枉!
所以,你们读《老子》,可千万要分清这一章节是讲道体?还是讲道用?
benson5a06(1403089908) 14:24:20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是会想一想一些这类白痴似的问题.有次还在睡梦中问我是谁?我为什么跟我的家人成为家人?为什么不跟其他人成为家人?我又为什么是我?这类问题,不过我不会较真的.
benson5a06(1403089908) 14:27:38
好的,谢谢老师!我再根据老师的提示再译其他的章节!感恩老师!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4:29:21
对了,小师弟在产生这些状态时,我跟他讲起过产生这些状态的原理和对治的方法,你不妨让小师弟来说说?
benson5a06(1403089908) 14:30:53
哦,好的谢谢老师!
benson5a06(1403089908) 14:32:52
还请小师兄讲讲我这些白痴问题的原理和对治方法.有劳师兄了!
benson5a06(1403089908) 14:51:10
第三章讲:无知无欲\“虚心”“弱志”讲的是道体.老子也正因为讲恒使民无知无欲,所以被人误解为愚民政策!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5:14:16
正是!这也就是无我!
浙江张松法(2766077884) 15:16:15
大家先把老子的前四章连贯起来理解,能连贯起来理解的道友报上名来。
benson5a06(1403089908) 15:26:26
我能连贯起来理解了!
天际蓝(734708986) 19:55:24
我可以连贯起来了
游子(77611618) 20:44:57
我可以连贯起来了
张洲(2692984134) 21:10:07
师父都讲得这样透了,再连不起来就自己找块面团撞死。
--
修改:jiazhihui FROM 42.63.207.113
FROM 42.63.2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