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美国的it公司,项目经理会把任务拆分到每一天么
这是明白人儿,哈哈
【 在 Canon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敏捷开发就是过家家
: 互联网行业目标不明确,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讨好用户和市场,以及看到谁有好主意就马上抄。
: 那帮产品经理自己脑子都不清晰,绞尽脑汁出的都是馊主意。所以才有了敏捷开发这种到处试错的办法,最可笑的还弄个什么敏捷教练,不就是过家家的头儿吗
: ...................
--
FROM 124.250.119.*
真正大型项目,别说任务拆分到每一天了,等你能拆分出来的时候也做完了。
中大型项目考验的是集成能力,项目经理要对项目中各需求点、功能模块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哪个环节风险多,容易出问题,没有验证或案例支撑,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预估多少时间和成本去做技术公关等等这些是考验项目经理能力的,而不是拆分工作到什么样的颗粒度,那是开发小组长做的事。
--
FROM 114.242.179.*
为啥互联网公司不要大龄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互联网公司干了多年,深谙其中那点事了,不好骗了。或者行业外的人进来一看原来就这啊,不服这帮奶瓶经理的管理
国内的互联网风气就是糊弄年轻人,不管多大岁数还奶声奶气地同学同学叫着,大树底下罩着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钱呢
【 在 sgub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明白人儿,哈哈
:
--
FROM 114.242.179.*
类似的事情曾经干过。
公司要求把未来一年要开发的功能需求全写出来,最后出个1万4千多行的大表。。。
【 在 catk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司招个某大MBA研究生做副总,要求全体员工把未来一年的任务拆分到每一天的8小时中……签字画押的时候,每人都是厚厚一叠打印件。
--
FROM 124.126.230.*
会让研发自己定一个schedule,什么时候出方案,什么时候出第一版,什么时候第一版功能齐全,测试完成,什么时候可以量产release。项目经理就定期跟进度,还需要协调测试资源去测试。工程师只要按照计划,开发,debug。如果遇到不可预期的问题,可以再协调改schedule,delay。
【 在 metaers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理说软件工程这套知识体系都是美国来的
: 但是美国会怎么操作,拆分到每一天,早晚复盘,还是说随便估个时间一周两周,大差不差就行,不行就缓缓?
--
FROM 172.225.122.*
会让研发自己定一个schedule,什么时候出方案,什么时候出第一版,什么时候第一版功能齐全,测试完成,什么时候可以量产release。项目经理就定期跟进度,还需要协调测试资源去测试。工程师只要按照计划,开发,debug。如果遇到不可预期的问题,可以再协调改schedule,delay。
【 在 metaers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理说软件工程这套知识体系都是美国来的
: 但是美国会怎么操作,拆分到每一天,早晚复盘,还是说随便估个时间一周两周,大差不差就行,不行就缓缓?
--
FROM 172.225.122.*
分行业
通信,建筑,还是要详细拆分和管理的,哪天浇筑,哪天梳管,一个延期,后面都拖。很常见。
IT行业早都敏捷或者瞎搞了,最后国内结果就是程序员熬夜加班百分百,实际整体效率提升百分30就不错。
国内对敏捷的理解就是随便改需求+加班。
【 在 lengxinyi 的大作中提到: 】
: 软件工程瀑布流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提法,现在已经搞不动了
: 因为把wbs拆解这件事情就不可行,攻坚任务谁也估不准工时
: 替代软件工程的方法论,叫敏捷开发。。
: ...................
--
FROM 111.206.96.*
分行业。
一个3天的活,拆分到小时都不过分。
一个几个月的活,拆分到2周比较常见。具体干着才能知道真实时间。
你要说你完全没概念多久,那么这个事就不适合正常推进,就走一步看一步了。
【 在 metaers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理说软件工程这套知识体系都是美国来的
: 但是美国会怎么操作,拆分到每一天,早晚复盘,还是说随便估个时间一周两周,大差不差就行,不行就缓缓?
--
FROM 111.206.96.*
这种沙茶是阿里出来的吗
【 在 catk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司招个某大MBA研究生做副总,要求全体员工把未来一年的任务拆分到每一天的8小时中……签字画押的时候,每人都是厚厚一叠打印件。
--
FROM 111.206.94.*
菊花残毕业后去读的MBA
【 在 TiguanArc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沙茶是阿里出来的吗
:
--
FROM 117.11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