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厂家给发动机划定红线是怎么定的?
这个说法有印象。
【 在 WFU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有一说是燃油比热容大,空燃比浓了,多余的燃油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
FROM 114.247.25.*
我觉着不超过3000次应该问题不大
【 在 gem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上冷车刚启动,迷糊找东西间踩到油门,瞬间到红线呢?
:
--
FROM 61.191.41.*
测试之前做一个发动机性能测试,最大功率扭矩比油耗什么的,测试完成后做一个发动机性能复试,对比两次性能指标,下降不能超过某个设计值
【 在 richard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冷热冲击是什么概念?
: 另外,做完这些测试后,发动机的损耗要控制在什么水平?
: 如何判定发动机的损耗情况?看哪几个指标?
: ...................
--
FROM 61.191.41.*
国标5%
【 在 richard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下降不超过多少算合格?
:
--
FROM 61.191.41.*
这几样操法可不是都招乎在同一台发动机上……那真受不了.只是说发动机的开发设计要经过这些试验的考核
【 在 richard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
: 全速全功率操400小时,再加上800小时那啥和1500次那啥,才降5%。。。
: 看来现代汽车发动机相当皮实了。
: ...................
--
FROM 61.191.41.*
带T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本身一般在平原有很大的余地,比如最大增压比能到4左右很普遍,但是在平原只会用到1.5左右(低增压),2左右(高增压),所以增大压比很容易达到更大的功率和扭矩,但是发动机硬件撑得住撑不住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是不是采用了特殊手段,要看是否是在原先预订的指标上进一步减小。原先预订的指标达不到的话,降低标称的指标,然后能通过也算是合格。
作假主要是指标也不降低,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搞鬼了。
小范围内搞鬼很普遍,刚入行的企业有过分追求指标的倾向,当年日本人就是这么走过来了,做几轮以后就实际多了。
【 在 richard007 (强国衰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种各样的办法是不是就包括限制发动机的扭矩、功率?
: 土鳖这台2.0TCI据说很轻松刷到290NM,我看就是这个原因哈。
--
FROM 222.129.29.*
到了高原之后能改变最大增压比么?
【 在 TATRA (托托) 的大作中提到: 】
: 带T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本身一般在平原有很大的余地,比如最大增压比能到4左右很普遍,但是在平原只会用到1.5左右(低增压),2左右(高增压),所以增大压比很容易达到更大的功率和扭矩,但是发动机硬件撑得住撑不住就是另一回事了。
: 至于是不是采用了特殊手段,要看是否是在原先预订的指标上进一步减小。原先预订的指标达不到的话,降低标称的指标,然后能通过也算是合格。
: 作假主要是指标也不降低,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搞鬼了。
: ...................
--
FROM 123.116.32.*
高原上可以通过提高涡轮转速从而提高压比,但是受到涡轮超速的限制。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在高原可以恢复动力,也就是通过增大压比可以使得动力与在平原相差不大(4000米以下最大扭矩减小不大)。不过到了高原,可以明显感觉到加速迟滞更大了,因为涡轮加速到更高转速需要更长时间。
话说我认为其实涡轮增压在性能上,除此之外没地方能比过大排量NA的机器
【 在 frankrick (gar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了高原之后能改变最大增压比么?
--
FROM 222.129.29.*
那就是说,在高原上需要把发动机转速提上来,才能增加压比?
【 在 TATRA (托托)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原上可以通过提高涡轮转速从而提高压比,但是受到涡轮超速的限制。
: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在高原可以恢复动力,也就是通过增大压比可以使得动力与在平原相差不大(4000米以下最大扭矩减小不大)。不过到了高原,可以明显感觉到加速迟滞更大了,因为涡轮加速到更高转速需要更长时间。
: 话说我认为其实涡轮增压在性能上,除此之外没地方能比过大排量NA的机器
--
FROM 123.116.32.*
涡轮转速
【 在 frankrick (gar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说,在高原上需要把发动机转速提上来,才能增加压比?
--
FROM 222.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