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天的了解,我觉得长安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
1、立足于自主开发。尹家绪老总说,“自主品牌,从今天开始,从我开始”。每年长
安投在研发上的资金非常多,几乎占其总盈利的90%(听来的,没有核实,据说去年盈利10
个亿,研发投入9亿)。这种决心和魄力是相当让我震撼的。我在长安的时候,听说尹总在
年底博士座谈会上说,尽管公司实行“成本风暴”行动,准备在2005年削减开支15%,但是
研发的投入会比04年继续增长。
2、从委托设计到自主设计到自我设计。第一阶段是跟着国外设计公司走流程;第二阶
段是自己主导设计过程,相当于资源整合和协调,做好标准和要求;第三阶段是大部分工
作由自己的研发人员完成。我觉得长安正处在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过程。同时,
技术的积累也为第三阶段作了铺垫,并能作部分工作了。
3、合资和自主开发齐头并进,以合资养自主,以自主为主。这个与一汽和一汽大众
的关系还不一样。据我所知,一汽大众在一汽集团很拽,这个与长安对铃木、福特的控制
力不可同日而语。(有熟悉一汽情况的请批评)
4、拓展产品系列,以长产品线来抵御单一产品的风险。从微型车、家庭轿车到中高级
轿车,还有商用车。如果以后重庆市能够支持长安和红岩进行合并重组,会有一个大的汽
车集团屹立在中国西南的。
5、从具体的产品开发过程来说,是先做车身,接着作发动机,最后去搞底盘。基本上
定位在传统的机械系统,对汽车电子的涉及比较少。
我觉得有一些问题:
1、研发投资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虽然大把大把的砸钱,队伍的培养并不快。
2、对委托设计的项目,学习能力不够强,导致被委托方哄抬物价,或者没有给足相
应的技术数据等现象的发生。
3、对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把握不够,或者说关心不够。
4、对奇瑞模式不屑一顾。可能是出于竞争对手的原因,对奇瑞基本上不屑一顾,但
是我觉得奇瑞模式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 在 goodfly (good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地方可能是我们最关心的地方。说一些我了解到的情况。
: 1、职能部门
: 研究院共有车身所、底盘所、电装所、发动机所、CAE所、试验所、工艺所、?和科
: ...................
--
FROM 166.1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