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试驾了一些威兰达性能版四驱
现在还算好了,这款车性价比在美的低得离谱,刚上市的时候饥饿营销,加价最高到4万$,总价要10万才能落地。
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619cdf0d8e9f097bfe1de35f
玩电8 2021-11-23
北美加价4万美元才卖的RAV4双擎E+,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赛那加价 7 万 ~10 万多不多?有点多,但现在看来可能还不是最离谱的:要知道,美国市场现在想买一辆 RAV4 Prime(相当于国内版本插混的的双擎 E+)得加价 4 万美元,四舍五入就是 25 万人民币,国内一水儿丰田 4S 店纷纷表示望尘莫及。
更狠的是,美规 RAV4 Prime 加价还是针对订车的,一套下来合起来要大约 10 万美元。嗯,你没看错,两辆插混 RAV4 的价甚至可以买三台科尔维特 Stringray,可见这有多么神奇。
吐槽完诡异的加价,我们还是得分析一下原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芯片供应问题带来的产能不足。仅丰田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厂就至少在 8 月份和 3 周前因芯片短缺而临时关停。供不应求自然会价格上升,隔壁克莱斯勒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如果没有产能受限的因素,RAV4 Prime 在北美当地的市场前景倒还不错,刚刚发布 2021 款时它就已经上调了价格,销售终端还跟着加价 1 万美元,考虑到一些自治州的补贴这个程度还算可以接受;只是,当加价幅度一口气蹦到 4 万美元,就没人愿意买账了……
另外,这波加价也有货币漫灌的因素。在当下的美国市场,热门点的二手车都已经普遍提价一年半左右,这一部分可以考虑在通胀影响之内;而这次的大幅加价,则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
话说回来,加价这一行为本身就在挑战厂商指导价的权威,后者在混沌的环境下显然是最具参考价值的标杆。如今 " 以经销商协商价为准 " 的新常态,也许会让市场整体显得更为难以控制。
【 在 greenxiayi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美帝rav4混动销售占比是丰田所有车型中最高的达到30%,但是这款插混我记得销量
: 占比还是非常低的,混动销售主要还是HEV。显然是性价比太低了美帝并不太认同。丰田
: 美帝销售最上量动力总成大部分中国没有销售。
: ...................
--
FROM 101.204.31.*
我的是两驱,裸车价243800,保险6800,上牌费1000,充电桩4200,没了。四驱顶配大概再加4万吧。
【 在 Engelber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实际支付了多少?
: 这车现在美国那边的白外,红黑内edmunds建议价格将近5w$,这个加上税妥妥的五万多了。
: 其中,红黑内含了HUD,360等,就要加3k。
: ...................
--
FROM 117.136.62.*
确实,你这车等于白送的,哈哈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惊人了,感觉赚大发了
: 【 在 Engelber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还算好了,这款车性价比在美的低得离谱,刚上市的时候饥饿营销,加价最高到4万$,总价要10万才能落地。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5」
--
FROM 222.131.114.*
除了音响喇叭少点,没有大牌加持,其他是挺香的
【 在 sanford66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车是水桶,品牌、质量、颜值、空间、动力、安全、油耗、续航、保值率、可靠性,没有短板,松下电池,终身质保。按平均15年无故障使用年限算,年均综合成本低于同级其它车,也低于威兰达油车,前提是你要有私人充电桩。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卧槽
: : 这车爽的一腿
--
FROM 223.104.52.*
对了,还少了座椅通风
【 在 sanford66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车是水桶,品牌、质量、颜值、空间、动力、安全、油耗、续航、保值率、可靠性,没有短板,松下电池,终身质保。按平均15年无故障使用年限算,年均综合成本低于同级其它车,也低于威兰达油车,前提是你要有私人充电桩。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卧槽
: : 这车爽的一腿
--
FROM 223.104.52.*
这个真不太大。20-30万的车,每年的成本差异估计也就5000块钱,甚至更少。
我仔细算过这个问题。
【 在 macrocisc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我的破丰田开了9年,没有任何问题。没有动力换车。
: 而且使用成本,5年10年绝对差异很大。
--
FROM 122.9.169.*
保费就差了好多。。。我都好几年2.5折好像。。。
【 在 Diavoli (下雨天总是很郁闷)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真不太大。20-30万的车,每年的成本差异估计也就5000块钱,甚至更少。
: 我仔细算过这个问题。
--
FROM 125.33.161.*
这个事车友分析过,因为电车空调制热比制冷电耗大很多,所以丰田设计的就是夏天靠空调,冬天用座椅加热弥补一下。
【 在 nt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了,还少了座椅通风
--
FROM 117.136.62.*
外观见仁见智,大彩电是20款荣放上那个,威兰达和改款荣放已经可以了。
隔音差是最大问题。
【 在 xiaom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吹的太好了,给其他人泼个冷水,说下缺点
: 外观比普通版还杀马特
: 内饰质感差,大彩电,落后时代一二十年
: 纯电动力一般,要动力不错得发动机配合,发动机非常非常吵且不好听
--
FROM 101.8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