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大众等外资认为增程不可行?
高速上真未必了,大suv油车高速可以做到7到8个油,理想都不一定能实现。
【 在 hanjiangx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同级别的油车省油
论坛助手,iPhone
--
FROM 221.222.21.*
几十万用户,天天在车上聊天,然后从这些聊天中提取对车的反馈?这得需要多大人力?直接通过手机应用反馈,或者用户社区,或者直接调查,不更方便?
【 在 pcwuyu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懂NVH,我只说这方面吧,增程的NVH确实很好做,因为只需要找合适的时间让发动机启动就行了,发动机不启动的情况下整车噪声是类比纯电车的,电机啸叫和齿轮啸叫控制好点就行了,发动机“介入”感不要太强,让乘客明显感觉发动机存在,NVH就能拿高分
: 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尽量让路噪或风噪掩盖发动机启动,启动过程中尽量用电机反拖发动机到高转速再点火,电池SOC尽量用功率回收来实现(城市红绿灯路况非常好实现,上海这种地方稍微一堵车,油耗就嗷嗷往下降)
: 总而言之,仅针对中国这种高速要求不多的中产白领奶爸们而言,理想增程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至于你说技术好不好,那要看什么技术了,新势力最擅长的地方是“体验”“互联”这些方面,而这些地方很多是传统大厂不好操作的。
: ...................
--
FROM 223.104.101.*
国内新势力,大部分都是用淘汰的产品和技术,这样成本低廉,然后疯狂打广告带节奏,赚一波认知和信息差的钱。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都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依然还是这样。
--
FROM 106.37.226.*
我觉得类似dmi技术,五年内其他家都可能掌握跟进了,那时候会有更充分竞争
现阶段比亚迪现在不出奶爸dmi车参与竞争,应该还是处于销量扩张的考虑,他就规划了两年的领先期,目标说800万挺难,500万辆还是有希望的,所以主推能走量的宋秦汉这些,大型奶爸车关注点在乘坐,对动力组合不敏感,比亚迪做并无优势,不会把资源花在这上边的
【 在 pcwuyu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好,赞一个
: 但私以为,过渡时间会比想象中长,至少二十年起步
: 你看最近又开始炒作氢能源汽车就知道了,电池技术没那么容易突破瓶颈
: ...................
--
FROM 111.199.185.*
纯电是趋势,电池性能再提高50%
所有增程,混动都玩完
折中方案窗口期就这么几年,不值得大折腾
理想问界本身就是光屁股,能找到一个窗口活下来,什么路径无所谓
大众,根深叶茂,转身困难,要选就要选最佳技术路径
否则一定死得很惨
【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看国内上线增程厂家越来越多,
: 理想、问界、长安、吉利等。
: 理想的车型充分证明,增程车综合油耗低于同级别油车,而性能、NVH等体验却要好的多。
: ...................
--
FROM 61.130.183.*
你的意思大众的混动和纯电做得最好了?
【 在 djsha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电是趋势,电池性能再提高50%
: 所有增程,混动都玩完
: 折中方案窗口期就这么几年,不值得大折腾
: ...................
--
FROM 223.104.67.*
因为德国高速不限速。
电机速度越高性能越差。
【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看国内上线增程厂家越来越多,
: 理想、问界、长安、吉利等。
: 理想的车型充分证明,增程车综合油耗低于同级别油车,而性能、NVH等体验却要好的多。
: ...................
--
FROM 218.4.46.*
这就扯淡了,那欧标车搞强制自动启停干嘛?
【 在 iamgj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不减少碳排放啊
--
FROM 218.4.46.*
自恃高端,养了一堆闲人,今天新闻宝马mini要迁到中国了
【 在 gem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马i3增程版可是小十年前就出来了吧。。 宝马其实曾经非常激进,i3,i8,碳纤维车身,可惜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刚出来大家都把它们当成新奇的玩意来对待,还有就是没有充分拥抱中国的产业链,产能配套是关键。
--
FROM 119.40.64.*
啥理解能力
刚说增程和插混都是过渡期技术路线
纯电才是根本出路
大众纯电在做呀,比较努力了
ID系列不是在卖么,保时捷也玩纯电呀,
能不能做得好就不一定了,
谁告诉你大众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到最好,这不扯得么
【 在 anaiw2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大众的混动和纯电做得最好了?
--
FROM 61.13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