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半个世纪的汽车合资史说明, 合资策略是绝对的烂招
呵呵, 那为啥不展开全民真理的大讨论? 让浑水胎死腹中, 而是继续趟浑水.
你为啥不反思呢?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永乐大典这个事是有人故意编造出来搅浑水的,如果你连这个都看不明白,先自我反思吧
--
FROM 111.18.195.*
雷不死造车的工程师来自哪儿?
雷不死都知道挖现成的有技术的工程师,这些技术是从哪儿积累的?
民企造车时,是招一帮大学生从头开始的吗?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合资车企积累了什么技术?一汽广汽等从外资那里学到了什么技术?发展技术的是民企,跟合资一点关系都没有。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某驻版合集小米负面新闻不让讨论」
--
FROM 117.136.0.*
好奇一下,既然合资车企啥技术的没有,那么合资之前,他们都是用的什么技术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资车企积累了什么技术?一汽广汽等从外资那里学到了什么技术?发展技术的是民企,跟合资一点关系都没有。
--
FROM 1.202.141.*
合资车企指的是一汽上汽广汽等,不是大众丰田本田,那叫外资车企
【 在 kawolu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一下,既然合资车企啥技术的没有,那么合资之前,他们都是用的什么技术
:
--
FROM 39.144.140.*
你查查合资车的自主品牌,哪个车企没有,请举例
再说高层看的是全盘,合资车企解决的就业,带动整体产业链的升级,缴纳的税额
这些好处,足够弥补你说的这些小钱。
照你的意思,干脆别引进外资了
尤其是特斯拉这种全资外资,利润都带走了,有啥好处?
退一万步说,即使合资没给国内产业带来一点技术升级,还是要引入,利大于弊。
【 在 kod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资了那么多年,产业链有了,工程师有了,为什么就是无法进化到自己设计汽车?合资车企在产业链上的位置是什么?一年又一年被赚走的巨额利润是必须交的学费?要交到什么时候?民企不是从合资升级来的,它是本土生长自我进化的,虽然利用了各种资源,包括外国企业合作。
--
FROM 202.108.99.*
集团公司下面有合资有自主品牌,合资企业当然不会吧技术流出,最多只是供应链辐射本地和人才流出。你说上汽大众是合资没技术没问题,这么多年也就做了个朗逸,现在整个研发推倒重来。你说上汽是合资没技术就纯粹是放屁了。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把民企跟合资车企搞混了吧?
: 努力发展技术的是民企,跟外企一点关系都没有,外企可没转让技术给民企。
: 一汽,上汽等合资车企从外资那里学到什么技术了?
: ...................
--
FROM 114.84.211.*
对,就是一汽二汽上汽这些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合资车企指的是一汽上汽广汽等,不是大众丰田本田,那叫外资车企
--
FROM 1.202.141.*
【 在 innercb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3,确实是通过一次性技术引入实现了核心技术本土化,同时在这些年的建设实施中又发展了关联技术,比如无缝长轨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FROM 202.108.99.*
恩横,另外,高铁的无人驾驶技术比汽车的先进多了

【 在 godabout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FROM 1.119.144.*
赞同
国资、合资咋折腾都行,别限制民企就行
【 在 circlezh 的大作中提到: 】
合资不是问题,
问题是为了合资利益,搞了生产牌照和行业准入,抑制了民营车企的自由发展
【 在 boost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了今天, 在油车领域跟合资和外资刚正面的(有三大件研发实力是刚正面的门槛), 还是奇瑞吉利长城这些民企(或者半民企), 一汽二汽这些合资企业成为二彻头彻尾的合资买办, 这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严重败笔吧?
: 即便是新能源领域, 插混玩的飞起的, 也还是民企居多, 一汽和二汽还在吃老本. 长在红旗下, 啃着窝窝头,精气神呆滞, 何其可悲!
: 纯电就不需要继续说了.
--
FROM 111.2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