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些人贬低民国的大家,这是不对的
用同行评议这种指标评价那个时代的人,
是一种侮辱。。。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到胡适个人身上,他唯一拿得出手的硬货,就是美国博士。这个博士含金量多少,
: 自然要看博士申请竞争的激烈程度。
: 同行评议的文章当然更客观,可惜他没有啊。报纸上文章倒是有,也就是水木网友前10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3.123.44.*]
FROM 123.123.44.*
赞老大~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师是一个相对于同时代的概念
: 要是跟爱因斯坦比 科学界谁敢称大师
: 要是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比
: ...................
--
FROM 117.136.44.*
你无非是胡搅蛮缠,文科不存在客观标准,你们自己关起门来说NB就算NB。把水一搅浑,大家都一样。这就是文科整体落后的原因之一。不仅能力不行,而且不敢参与开放的竞争。但是即使在后进群体里,也分先后,矬子里面也有将军,而显然胡适等民国大师没有当上矬子里面的将军。我用北京大学作地址搜索了SCI(科学论文索引),2021年同行评议文章大约是16000左右。其他条件不变,搜索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在1600左右,低一个数量级。我不是专业人员,没有细看内容。但显然今天文科虽然落后,也不是0。
爱因斯坦NB,一个例证就是他的相对论相关的论文引用率极高。我说了,学术期刊不是最优的标准,但是是一个最不坏的标准。就像高考不反映个人全面能力,但是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挑选大学生的评价手段。一个有望得理科诺奖的天才,或许可以没考省状元,但绝不可能考不上重点大学。类似的,假如爱因斯坦没有能发表他的论文,或者发表了学术界没人引用,那他当然就不是大师。否则你是如何认为他是大师的,靠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么?但是假如一个人足够优秀,他关心的学术问题是重要的问题,他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突出成绩,别人怎么会不引用呢?
如果你只是想说,民国大师相对于民国广大群众,相对学术水平高,我当然不反对,我相信没人反对。他们都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在99%人都认不了几千个字的环境下,当然算是极优秀的。但是一旦要跨时代比较,他们当然水平就很低了。而且这种低不是因为学术进步而低,是他们本来水平就低。他们相对于当时世界的水平,和今天中国学术从业人员相对今天世界的水平,要更低。不局限本帖,“大师”引起大家讨论,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民国NB,大师辈出。我的观点是,因为民国不NB,大家整体太落后了,所以大师才“辈出”。在一百个0中,一个1就很突出。但是在取值范围0~100的100个正态分布随机数字中,10都不算突出一个道理。
就这样吧,我想我前后很多帖子把自己观点,逻辑和例证说得很清楚了。成年人不可能被说服,我也不指望说服你。但是广大旁观者应该从这些讨论中理解了两个时代的对比。关于学科之间的争论,我想事实已经给了文科足够多的教训,我也不忍在网上给他们更多的伤害了。如果继续觉得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很NB,那就别怕疼,继续。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师是一个相对于同时代的概念
: 要是跟爱因斯坦比 科学界谁敢称大师
: 要是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比
: ...................
--
FROM 77.21.147.*
用任何客观标准去评价民国大师,都是侮辱;用任何科学实验去评价萨满,也都是侮辱;sorry。
我承认民国大师和萨满在他们的时代都对自己的社会作出了贡献,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要我说他们学术成就很高,sorry,真的不能。
【 在 whitelie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同行评议这种指标评价那个时代的人,
: 是一种侮辱。。。
: ...................
--
FROM 77.21.147.*
这楼我没怎么仔细看。
讨论民国大师的学术水平,有啥意义么。。。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任何客观标准去评价民国大师,都是侮辱;用任何科学实验去评价萨满,也都是侮辱;sorry。
: 我承认民国大师和萨满在他们的时代都对自己的社会作出了贡献,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要我说他们学术成就很高,sorry,真的不能。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3.123.44.*]
FROM 123.123.44.*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第一你的大师标准是啥(不数论文的时代)
第二你心中的文科大师例子是谁(比胡适强的)
第三你把理工科的现世的标准给文科了(狭隘了)
理工科是改造物质世界的,文科是塑造精神世界的
一个影响了中国文化与精神世界的人
因为不符合现在西方理工科学术界的评价标准
然后就不算什么人物?
你这跟柴静有啥区别
引用一下丁仲礼质问柴静的话
“中国人是不是人?”
中国人的文化与精神p都不是?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无非是胡搅蛮缠,文科不存在客观标准,你们自己关起门来说NB就算NB。把水一搅浑,大家都一样。这就是文科整体落后的原因之一。不仅能力不行,而且不敢参与开放的竞争。但是即使在后进群体里,也分先后,矬子里面也有将军,而显然胡适等民国大师没有当上矬子里面的将军。我用北京大学作地址搜索了SCI(科学论文索引),2021年同行评议文章大约是16000左右。其他条件不变,搜索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在1600左右,低一个数量级。我不是专业人员,没有细看内容。但显然今天文科虽然落后,也不是0。
: 爱因斯坦NB,一个例证就是他的相对论相关的论文引用率极高。我说了,学术期刊不是最优的标准,但是是一个最不坏的标准。就像高考不反映个人全面能力,但是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挑选大学生的评价手段。一个有望得理科诺奖的天才,或许可以没考省状元,但绝不可能考不上重点大学。类似的,假如爱因斯坦没有能发表他的论文,或者发表了学术界没人引用,那他当然就不是大师。否则你是如何认为他是大师的,靠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么?但是假如一个人足够优秀,他关心的学术问题是重要的问题,他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突出成绩,别人怎么会不引用呢?
: 如果你只是想说,民国大师相对于民国广大群众,相对学术水平高,我当然不反对,我相信没人反对。他们都能写几千字的文章,在99%人都认不了几千个字的环境下,当然算是极优秀的。但是一旦要跨时代比较,他们当然水平就很低了。而且这种低不是因为学术进步而低,是他们本来水平就低。他们相对于当时世界的水平,和今天中国学术从业人员相对今天世界的水平,要更低。不局限本帖,“大师”引起大家讨论,是因为很多人认为民国NB,大师辈出。我的观点是,因为民国不NB,大家整体太落后了,所以大师才“辈出”。在一百个0中,一个1就很突出。但是在取值范围0~100的100个正态分布随机数字中,10都不算突出一个道理。
: ...................
--
FROM 183.212.112.*
你还是自我中心,沉浸在自己营造的逻辑闭环里。
为什么要有大师?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学术环境好,人才光谱接近连续,我们就不需要去刻意营造“大师”概念。我不认为有什么理工科独有的或者中国人独有的评价体系。灯泡比蜡烛亮不是换个屋子或者换个国家就改变了的。今天,初中文化的老百姓连英语电影都能看,学术圈有什么不能跨国界比较的?不说英语的母语为德语,俄语,法语甚至印度斯坦语的学术人士不是一样在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么?我前面举的例子,北大SSCI一年也有1600篇文章发表,虽然没有挨个检查作者,我依然根据常识推测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他们在非母语(依然是根据常识推测这些学术期刊不是汉语的)的学术竞争环境下依然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争得了荣誉。
部分文科生动不动就用鼓动情绪来替代逻辑思辨。丁仲礼院士本人是非常讲究逻辑的。他提出的是完全客观的标准:人均碳消耗,他并没有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特殊,反而认为不分种族国籍大家应该用同样的标准。怎么到你这里就要跟柴静一样搞中国特殊论了?
【 在 hu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 第一你的大师标准是啥(不数论文的时代)
: 第二你心中的文科大师例子是谁(比胡适强的)
: ...................
--
修改:wclhc FROM 77.21.147.*
FROM 77.21.147.*
论文发表的目的是啥?
是影响!!
理工科的好的思想会改变物质世界
文科的好的思想会影响文化与精神世界
胡适等民国大师已经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与精神
这不就是论文发表最终要造成的结果吗
真是有意思 你们都忘了论文发表是为了啥了
论文也好 著作也好 谈话也好 演讲也好
形式不重要 重要的是影响
照你们这种论文计数方法
孔子啊 老子啊 庄子啊 朱熹啊 王阳明啊
所有的中国文化大师都是个p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自我中心,沉浸在自己营造的逻辑闭环里。
: 为什么要有大师?就像我前面说的,如果学术环境好,人才光谱接近连续,我们就不需要去刻意营造“大师”概念。我不认为有什么理工科独有的或者中国人独有的评价体系。灯泡比蜡烛亮不是换个屋子或者换个国家就改变了的。今天,初中文化的老百姓连英语电影都能看,学术圈有什么不能跨国界比较的?不说英语的母语为德语,俄语,法语甚至印度斯坦语的学术人士不是一样在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么?我前面举的例子,北大SSCI一年也有1600篇文章发表,虽然没有挨个检查作者,我依然根据常识推测他们大部分是中国人。他们在非母语(依然是根据常识推测这些学术期刊不是汉语的)的学术竞争环境下依然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争得了荣誉。
: 部分文科生动不动就用鼓动情绪来替代逻辑思辨。丁仲礼院士本人是非常讲究逻辑的。他提出的是完全客观的标准:人均碳消耗,他并没有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特殊,反而认为不分种族国籍大家应该用同样的标准。怎么到你这里就要跟柴静一样搞中国特殊论了?
: ...................
--
FROM 183.212.112.*
你又在转进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有没有胡适,我老家那些村子的大部分人都是不识字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彪顶一百个胡适,如果不是更多。所以,按你转进以后的新标准
,你要说民国大师是七大治政局全体成员+十大元帅+十大将,我双手赞成,而不是什么
张氏、李氏还是胡适。
当然,我估计你还能再转进一个更新的标准。只要你的标准是客观可度量的,就不怕。
【 在 hut (浮尘落尽)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文发表的目的是啥?
: 是影响!!
: 理工科的好的思想会改变物质世界
: ...................
--
FROM 77.21.147.*
我没有转进啊
我一再提示你影响影响
(你可以看看我前面的几个帖子)
你们还是不开窍
还盯着论文数目
不知道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啥
我不得不再唠叨一次
说影响
你现在的灌水文体表达 包括你推崇科学技术
可以说都是受了民国大师们的影响的
【 在 wclh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又在转进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有没有胡适,我老家那些村子的大部分人都是不识字
: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彪顶一百个胡适,如果不是更多。所以,按你转进以后的新标准
: ,你要说民国大师是七大治政局全体成员+十大元帅+十大将,我双手赞成,而不是什么
: ...................
--
修改:hut FROM 183.212.112.*
FROM 183.2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