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读《白鹿原》
《白鹿原》第十九章结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孝文提着礼物来谢恩的举动证明了这样一点,小娥至死也不曾给孝文泄漏过,导致孝文一系列灾难的戏台下到砖瓦窑的风流,正是他的一个计谋或者说圈套;庆幸的是凶手为自己清除了心头隐患,再不用担心小娥向孝文漏底儿的危险了,他将安然无虞地与孝文保持一种友好的叔侄关系。”
按照《白鹿原》的设定,鹿子霖的密谋(秘密谋害孝文,最后也确实成功了)只有他和小娥知道,现在小娥已死,知道这个秘密的将只有鹿子霖一人。那么,问题来了,不在现场的本书的讲述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不仅仅是这一处,《白鹿原》中很多情节,都存在这个问题。在陈忠实笔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关紧要,它就称不上个问题。如果我们读过文艺理论就知道,这个问题从19世界末就已在世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被描述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缺点——叙述者对作品人物、命运、事件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它大大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的真实感。
这既然是个文艺作品广泛存在的问题,那么就不只有《白鹿原》需要面对它,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需要面对,不只是纯文学,包括通俗文学。我们看《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都是极好的,而作为文学“顶峰上的顶峰”的《百年孤独》,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说前无古人、绝妙至极(本青还见过不少别的处理方式)。
《白鹿原》完稿于1992年,描写的重点是辛亥GM到XZG建立前夕的关中大地。结构、句子都跟《百年孤独》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但我仍要说《白鹿原》只具《百年孤独》之皮而无《百年孤独》之骨,很大原因在于我认为它只描述事实而缺乏对这些事实背后原因的思考、缺少对写作这件事情本身的行业自省。
PS:《白鹿原》当然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本青只是从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来考察《白鹿原》和《百年孤独》的小小区别(嗯,在本青心里,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考察,《百年孤独》是没有bug的,《白鹿原》全靠bug运行,《白鹿原》更强大!)。别杠,杠就是你对。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修改:Talker2020 FROM 223.104.40.*
FROM 223.72.73.*
垃圾作品,跟优秀相距十万八千里。
【 在 Talker2020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鹿原》第十九章结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孝文提着礼物来谢恩的举动证明了这样一点,小娥至死也不曾给孝文泄漏过,导致孝文一系列灾难的戏台下到砖瓦窑的风流,正是他的一个计谋或者说圈套;庆幸的是凶手为自己清除了心头隐患,再不用担心小娥向孝文漏底儿的危险了,他将安然无虞地与孝文保持一种友好的叔侄关系。”
:
: 按照《白鹿原》的设定,鹿子霖的密谋(秘密谋害孝文,最后也确实成功了)只有他和小娥知道,现在小娥已死,知道这个秘密将只有鹿子霖一人。那么,问题来了,不在现场的本书的讲述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不仅仅是这一处,《白鹿原》中很多情节,都存在这个问题。在陈忠实笔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关紧要,它就称不上个问题。如果我们读过文艺理论就知道,这个问题从19世界末就已在世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被描述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缺点——叙述者对作品人物、命运、事件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它大大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的真实感。
:
--
FROM 136.56.52.*
你是不是对顶峰有什么误解?
【 在 Talker2020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酱!
: 整体还阔以!
: 贵朝现当代文学作品顶峰了!
: 【 在 vieux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36.56.52.*
顶峰说不好,但强过白鹿原这坨屎的灿若星汉。
【 在 Talker2020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说贵朝现当代文学的顶峰是啥?
: 【 在 vieux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你是不是对顶峰有什么误解?
--
FROM 136.56.52.*
当代文学有啥像样的作品值得看的?除了金庸武侠小说。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说贵朝现当代文学的顶峰是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104.40.*
我靠,小师妹你这篇简直漏洞太多了,我要认真的喷的话基本上可以把你喷成筛子,不过看在你是版宠的份上,我就花点时间浅喷一下,就当是灌水娱乐~~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啥要把百年孤独作为衡量优秀作品的标准?你自己都已经说它是文学“顶峰上的顶峰”(虽然我觉得不算,顶多算是某一类型中的顶峰),且不论中国当代作家中有几人在这个细分领域上够得上百年孤独的标准,你就看看世界范围内在这个细分领域上达到这个标准的作品有几部?
所谓的文学理论最让人讨厌的一点就是,总是试图用理性的方法来去衡量一部作品的价值,可是我们看小说是为了看他高不高级,牛不牛逼,完不完美,符不符合文学理论吗?不是,我们是为了获得一种深层次的灵魂链接,而这样的链接往往是和我们自身的经历,人生感悟密切相关的,这是一种非常私人的审美体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你让他们看百年孤独他们看不进去,看白鹿原他们喜欢,比如我爸妈,那可能是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角度,他们更容易接受白鹿原而已。所以那些什么bug不bug的重要吗?我觉得不重要,看进去多少,获得什么样的阅读体验,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鹿原》第十九章结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孝文提着礼物来谢恩的举动证明了这样一点,小娥至死也不曾给孝文泄漏过,导致孝文一系列灾难的戏台下到砖瓦窑的风流,正是他的一个计谋或者说圈套;庆幸的是凶手为自己清除了心头隐患,再不用担心小娥向孝文漏底儿的危险了,他将安然无虞地与孝文保持一种友好的叔侄关系。”
: 按照《白鹿原》的设定,鹿子霖的密谋(秘密谋害孝文,最后也确实成功了)只有他和小娥知道,现在小娥已死,知道这个秘密的将只有鹿子霖一人。那么,问题来了,不在现场的本书的讲述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不仅仅是这一处,《白鹿原》中很多情节,都存在这个问题。在陈忠实笔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关紧要,它就称不上个问题。如果我们读过文艺理论就知道,这个问题从19世界末就已在世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被描述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缺点——叙述者对作品人物、命运、事件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它大大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的真实感。
: 这既然是个文艺作品广泛存在的问题,那么就不只有《白鹿原》需要面对它,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需要面对,不只是纯文学,包括通俗文学。我们看《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都是极好的,而作为文学“顶峰上的顶峰”的《百年孤独》,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说前无古人、绝妙至极(本青还见过不少别的处理方式)。
: ...................
--
FROM 60.191.76.*
《白鹿原》看过,具体章节忘了
还有莫言的《丰乳肥臀》,余华的《活着》
这些作品初读时被深深吸引和折服
但后来就觉得有点雷同,雷同的地方是“卖惨”
把人世间的丑恶和悲惨不堪拿放大镜给人看
甚至好似故意打碎一件美丽纯洁的瓷娃娃,再反复蹂躏来获得看点
其中不乏人性的感悟和机智深刻的剖析
但最后大道至简
好的作品应该在最后给人“赦免”和“释然”
那是作者最大的仁慈和善良
《百年孤独》算是做到了吧
国内的作品,现在觉得好的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
喜欢那些平凡又透着青春热烈、生活美好的章节
像那句歌词“尤记小桥初见面,柳丝正长、桃花正艳”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鹿原》第十九章结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孝文提着礼物来谢恩的举动证明了这样一点,小娥至死也不曾给孝文泄漏过,导致孝文一系列灾难的戏台下到砖瓦窑的风流,正是他的一个计谋或者说圈套;庆幸的是凶手为自己清除了心头隐患,再不用担心小娥向孝文漏底儿的危险了,他将安然无虞地与孝文保持一种友好的叔侄关系。”
: 按照《白鹿原》的设定,鹿子霖的密谋(秘密谋害孝文,最后也确实成功了)只有他和小娥知道,现在小娥已死,知道这个秘密的将只有鹿子霖一人。那么,问题来了,不在现场的本书的讲述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不仅仅是这一处,《白鹿原》中很多情节,都存在这个问题。在陈忠实笔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关紧要,它就称不上个问题。如果我们读过文艺理论就知道,这个问题从19世界末就已在世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被描述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缺点——叙述者对作品人物、命运、事件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它大大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的真实感。
: 这既然是个文艺作品广泛存在的问题,那么就不只有《白鹿原》需要面对它,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需要面对,不只是纯文学,包括通俗文学。我们看《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都是极好的,而作为文学“顶峰上的顶峰”的《百年孤独》,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说前无古人、绝妙至极(本青还见过不少别的处理方式)。
: ...................
--
修改:unichar FROM 221.216.116.*
FROM 221.216.116.*
作者的上帝视角者不算bug吧。如果这算bug,百年孤独的bug更多。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鹿原》第十九章结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孝文提着礼物来谢恩的举动证明了这样一点,小娥至死也不曾给孝文泄漏过,导致孝文一系列灾难的戏台下到砖瓦窑的风流,正是他的一个计谋或者说圈套;庆幸的是凶手为自己清除了心头隐患,再不用担心小娥向孝文漏底儿的危险了,他将安然无虞地与孝文保持一种友好的叔侄关系。”
: 按照《白鹿原》的设定,鹿子霖的密谋(秘密谋害孝文,最后也确实成功了)只有他和小娥知道,现在小娥已死,知道这个秘密的将只有鹿子霖一人。那么,问题来了,不在现场的本书的讲述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不仅仅是这一处,《白鹿原》中很多情节,都存在这个问题。在陈忠实笔下,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关紧要,它就称不上个问题。如果我们读过文艺理论就知道,这个问题从19世界末就已在世界文坛引起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可以被描述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缺点——叙述者对作品人物、命运、事件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它大大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给人的真实感。
: 这既然是个文艺作品广泛存在的问题,那么就不只有《白鹿原》需要面对它,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需要面对,不只是纯文学,包括通俗文学。我们看《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都是极好的,而作为文学“顶峰上的顶峰”的《百年孤独》,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说前无古人、绝妙至极(本青还见过不少别的处理方式)。
: ...................
--
FROM 111.167.211.*
棒!
可可姐观察仔细哇!
《百年孤独》虽然在讲大道理,身上却有一种轻松俏皮的松弛感,很是难得。
很多模仿者都显得太用力了。《白鹿原》也存在这种现象…
【 在 unichar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鹿原》看过,具体章节忘了
: 还有莫言的《丰乳肥臀》,余华的《活着》
: 这些作品初读时被深深吸引和折服
: 但后来就觉得有点雷同,雷同的地方是“卖惨”
: 把人世间的丑恶和悲惨不堪拿放大镜给人看
: 甚至好似故意打碎一件美丽纯洁的瓷娃娃,再反复蹂躏来获得看点
: 其中不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FROM 223.104.40.*
我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了
另外非要说什么标准的话
我觉得就是时间
除此之外的任何文学理论在我看来都是扯淡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
: 本青竟然是版宠?!
:
: 本青的小作文成立有前提,1.承认作品是有优劣之分的 2.承认评价作品优劣是有一套标准的(标准有时候甚至是模糊的,当然也会随时代改变而改变…牛叉人物的牛叉作品甚至会直接改变评价体系)3.评价标准是要能获得大多数人认可的…
:
: 目前看文学作品、作家的重要性可以观察它们在文学史中的篇幅,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白、杜甫,《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是要单独占一章的;近现代文学史,鲁迅要单独一章,张爱玲要占一节,林徽因可能占一行……
:
: 至于每个读者获得的阅读体验不同,爱好、口味不同…这木的毛病哇~
--
FROM 36.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