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些个人看法
请问您说的教练是竞赛带队老师吗
【 在 kakapo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同的教练有不同的培养方案,都有一个试错的过程,有经验的会选用实际证明最有效的办法
: 家长自己培养,一定要先征询专业人士意见
: 小奥随便刷没关系,中学的内容就不能随便了
: 有些板块例如平几和组合,家长乱来,灌早了,瞎刷题了,初期那是做啥秒啥,后期举步维艰。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1.192.98.*
学校的竞赛老师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您说的教练是竞赛带队老师吗
: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71.43.163.*
这个很难说清楚。大致就是让孩子体会数学和其他理科架构的脉络,甚至自己做尝试性的搭建,逐步学习其中的方法论和逻辑思想。这里面也需要做题,但是不是偏题难题,而侧重于典型例题和书上的定理,重点不在于会做题,而是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对整个课程的结构建立整体的认识。需要很好的老师,或者父母用心的引导。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兴趣的培养我们走了弯路。真诚请教数理思维的具体培养方式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222.95.26.*
一年级的孩子,扎实的数学基础就是计算吧?计算还是需要积累练习吧?所谓低级错误类似马虎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还是练得不够基础不牢,不然为啥1+1就不会错。不打算拼奥数的非牛娃,一年级是不是就练计算?
【 在 zx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句话,要有长远眼光。相信没有家长的目的就是孩子小升初考个好成绩,目标最短也要瞄准高考。所以小学数学的第一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二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数理思维,再往下排是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最后才是成绩。
:
: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24.64.19.*
扎实的计算肯定没错的。
不过我还是想说一个细节…1+1就一个步骤,13+28可是有数位,进位,连加好多步骤综合的。每次看到有人说1+1不错所以推论别的算式也不应该错我就觉得例子不合适…
【 在 miab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年级的孩子,扎实的数学基础就是计算吧?计算还是需要积累练习吧?所谓低级错误类似马虎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还是练得不够基础不牢,不然为啥1+1就不会错。不打算拼奥数的非牛娃,一年级是不是就练计算?
: 【 在 zxf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句话,要有长远眼光。相信没有家长的目的就是孩子小升初考个好成绩,目标最短也要瞄准高考。所以小学数学的第一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二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数理思维,再往下排是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最后才是成绩。
: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1.192.98.*
受教了!
【 在 zxf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很难说清楚。大致就是让孩子体会数学和其他理科架构的脉络,甚至自己做尝试性的搭建,逐步学习其中的方法论和逻辑思想。这里面也需要做题,但是不是偏题难题,而侧重于典型例题和书上的定理,重点不在于会做题,而是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对整个课程的结构建立整体的认识。需要很好的老师,或者父母用心的引导。
: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 确实是。兴趣的培养我们走了弯路。真诚请教数理思维的具体培养方式
: : #发自zSMTH@TAS-AN00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1.192.98.*
计算很重要,也需要大量的练习,乘法表都背不熟数学肯定学不好。但是基础不光计算,还包括习惯、书写、规范等等,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比如有的孩子看到一种新奇的解题思路,能很快意识到它的价值,进行举一反三,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敏感性。有的孩子打草稿总是写得乱七八糟,自己都找不到刚才的结果写在哪里。有的孩子总是忘记检查,有的孩子则下意识在每一步计算后都进行检查。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
你说的习惯性马虎确实是基础不牢,不过我觉得多数不是练得不够,而是练得不规范,养成了一些错误的习惯。就像一些业余出身的运动员,才华横溢,但是偏偏最基础的动作需要重新打磨。
【 在 miabaobao (b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级的孩子,扎实的数学基础就是计算吧?计算还是需要积累练习吧?所谓低级错误类似马虎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还是练得不够基础不牢,不然为啥1+1就不会错。不打算拼奥数的非牛娃,一年级是不是就练计算?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2.95.26.*
非常感谢!您说的这些好习惯需要在孩子练习时候家长要盯着步骤、动作然后灌输和纠正吧?或者有什么推荐的方法吗?
【 在 zxf 的大作中提到: 】
: 计算很重要,也需要大量的练习,乘法表都背不熟数学肯定学不好。但是基础不光计算,还包括习惯、书写、规范等等,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比如有的孩子看到一种新奇的解题思路,能很快意识到它的价值,进行举一反三,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敏感性。有的孩子打草稿总是写得乱七八糟,自己都找不到刚才的结果写在哪里。有的孩子总是忘记检查,有的孩子则下意识在每一步计算后都进行检查。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
:
: 你说的习惯性马虎确实是基础不牢,不过我觉得多数不是练得不够,而是练得不规范,养成了一些错误的习惯。就像一些业余出身的运动员,才华横溢,但是偏偏最基础的动作需要重新打磨。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19.236.113.*
我们现在二年级人教版还没开始学乘法,但是孩子自己把乘除法学会了,做了点题,现在我纠结要继续做百位加法还是等一下校内进度,先做点高思课本的题。请问有何建议呢?
【 在 zxf 的大作中提到: 】
:
: 计算很重要,也需要大量的练习,乘法表都背不熟数学肯定学不好。但是基础不光计算,还包括习惯、书写、规范等等,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比如有的孩子看到一种新奇的解题思路,能很快意识到它的价值,进行举一反三,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敏感性。有的孩子打草稿总是写得乱七八糟,自己都找不到刚才的结果写在哪里。有的孩子总是忘记检查,有的孩子则下意识在每一步计算后都进行检查。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
:
: 你说的习惯性马虎确实是基础不牢,不过我觉得多数不是练得不够,而是练得不规范,养成了一些错误的习惯。就像一些业余出身的运动员,才华横溢,但是偏偏最基础的动作需要重新打磨。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1.192.98.*
如果你是说经常犯低级错误的问题,可能有这些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幼儿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正常的。可以教导孩子在做题时高度专注,然后在题目之间放松精神。专注力可以练习,例如让他从1写到500等等,但是一般等孩子10岁以后再练。
2、孩子有错误的习惯。比如竖式计算写得太密,不知道有意识对齐。太潦草,经常把7搞成1。这个要盯着改。
3、有隐蔽的薄弱环节。忘记进位。口算从高位到低位,笔算从地位到高位,两者会冲突。这种要经常注意孩子犯的错,看看是否有规律有原因。
【 在 miabaobao (b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您说的这些好习惯需要在孩子练习时候家长要盯着步骤、动作然后灌输和纠正吧?或者有什么推荐的方法吗?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2.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