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A的行为算偷么?
感觉不到偷那么严重吧,但如果是人家的爱物,应该要征得人家同意。另外这种有点价值的东西也不该带到学校来,一旦丢了还惹麻烦。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
--
FROM 111.205.43.*
不知道叫不当获利
知道叫销赃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
--
FROM 61.48.133.*
你们家孩子这个亏吃的太大了
真偷了也罢了,不是自己偷的,乱接别人东西,沾了一身骚
惹人生气,要我非狠狠揍一顿,长个教训
一定千万别这么做,长大要吃大亏的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对,我们是准备好好教育
: 本来开始想的角度是,
: 不要贪小便宜,随便接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
--
FROM 61.148.244.158
楼主说这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如果是小学我觉得您说的没问题
如果是初中,值得商榷
如果是高中,那是不是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缺失,而不应该去责怪老师的定性问题
当然你觉得高中生不经允许将别人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
还是孩子小过小非,我也尊重你的意见
【 在 cococ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有社会道德或规范中的私有与公有、诚实与欺瞒、是非或对错这些概念是慢慢理解习得的。
: 孩子小过小非,不应掩饰忽略,但也不用定性得这么严重。
: 这一点应该拿过教师资格证的人都懂。
: ...................
--
FROM 221.219.160.*
RE
【 在 dfsusb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教育孩子不要纠结于定性是否算偷,而是跟孩子一起分析过程。首先告诉孩子明知道是C的,接受的时候就要问清楚,是偷的还是C送的;如果明知道是偷的,告诉孩子在法律上接受赃物也是犯法的;如果B告诉孩子不是偷的,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己判断,如果B和C并不是关系特别好,C又很喜欢这个东西,那么“赠送”这个事情就值得怀疑,自己没有保持合理怀疑,也是要负责任的。
--
FROM 221.219.160.*
不予而取即为盗
临时用用也得打声招呼,征得同意
小王和领导出差,路过一片瓜地,想吃瓜,便走到瓜棚,看到里面没人,小王就要去摘瓜,领导制止了他,回到车上,拿了100块钱和纸笔,写道:老乡,过路人口渴,吃了你一个瓜,留给你100元,非常不好意思。 然后将钱和字条留在了席子上。 小王看到领导这么做,感觉很羞愧,两个人去摘了瓜,在棚内吃完。吃完瓜两人回到车上准备离开,这时瓜农仍然没回来,领导开口吩咐小王“去把钱和字条都收回来吧”
【 在 BUPTPPX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这种行为应该怎么定性?
: 喜欢拿来把玩一下?
:
--
FROM 221.220.57.*
高年级且不是文具,建议给看看并讨论相关刑法
盗窃犯罪团伙在法律上有责任区分
老百姓一律叫小偷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
--
FROM 114.247.188.*
A当然不是偷了,这和你上学时候低价买了小偷卖的自行车一样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
--
FROM 180.166.53.*
算的,只有不知道的才不算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
--
FROM 106.39.151.*
不管是不是偷,这个行为都不太好。是要处分么?如果不是,好好讲道理吧。以后类似的事,数额巨大一样是要承担刑罚的。高年级该懂事了。
【 在 air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ABC三个是同班同学,C有一个有意思的物件,B喜欢并偷拿了,玩了半天后觉得没意思了,又送给了A。
: A明知道是C的东西(C把玩并显摆过),但还是接受了,自己也拿着玩。
: 然后C发现东西在A这里。老师认为AB都算偷东西。
: 我们作为A的家长,觉得与B的偷行为还是有区别的,算隐匿赃物或
: ..................
--
FROM 1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