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靠积累,这话里的积累具体指什么?
我高考最差的就是语文,刚及格那种,基础知识差,阅读差,全靠作文各种套路抬分
毕业以后,看的书很多,再回头看语文的阅读理解,就非常容易了,文章段落,结构,作者想要说什么,一目了然
我觉得,阅读积累的就是语言逻辑性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 ...................
--
FROM 111.194.0.*
我没有给出具体操作方法,我只是讨论一下语文学习的本质。我认为让没有语文天赋的孩子死磕语文,其实和让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死磕奥数是一样的。只不过好多人不觉得语文是需要天赋的,奥数整不明白,语文还能整不明白吗?只要一直积累,语文总会有结果的不是吗?其实真不是。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正好印证了我和楼主的想法。。。
: 楼主困惑什么叫积累,我也不清楚;
: 你又提出一个天赋,更抽象,更加无法模型量化,有更多前提条件和假设。
:
--
FROM 117.136.38.222
我赞同那个板友说的,语文也需要些天分至少逻辑要强,现实社会是逻辑好的善于思考的人,语文数学都很强。大家说了那么多,有抽象有具体的,其实最该培养娃的是逻辑,逻辑顺当了,就跟几何证明三段论似的,很多学习的道理就通了,也就学明白了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描述不能说错,但是,确实缺少一些操作性 ...
--
FROM 223.70.251.*
语文当然要天赋了
语言天赋,是人的七种天赋之一
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黄霑之前也没去过上海
那么多去了岳阳楼的,写得出岳阳楼记?几千万上海人,天天看黄浦江,怎么写不出 浪奔浪流呢
版上就有人说自己孩子,其实很有名一段,谢道韫说 未若柳絮因风起,老师就问,谢道韫是大声说还是小声说?孩子答小声,那错了。其实就是孩子文学想象力差点,我也读过这段,本能觉得大声说啊,我都能想象谢道韫这种文采飞扬的得意神情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有给出具体操作方法,我只是讨论一下语文学习的本质。我认为让没有语文天赋的孩子死磕语文,其实和让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死磕奥数是一样的。只不过好多人不觉得语文是需要天赋的,奥数整不明白,语文还能整不明白吗?只要一直积累,语文总会有结果的不是吗?其实真不是。
--
FROM 223.72.74.134
细化,具体化
拼音掌握了没,
汉字认识识字量并能写
词语的意思
成语掌握了多少,知道成语的意思并且能在适合的场景应用
唐诗300首,背诵了多少,随着年龄大点,意思都弄明白了没
宋词背诵,掌握了多少
古文(从聊斋,古文里选出来的) 掌握了多少, 比如古代的 穿青衣知道什么颜色吗,就是现在的黑衣服,一般都是奴仆,低级衙役穿的, “走” 就是现代的跑
很多文章节选自,史记,四大名著,资治通鉴,左传...
这些书读的多了,了解历史脉络,知道人物故事情节, 背后的意思,小说的背景(当时什么朝代,社会风貌和环境,有哪些社会习俗,人和人怎么交往,吃的东西,穿的东西,官场什么样,做买卖什么样,人物对话背后的意思, 人性什么样) 内容不要太多了
这些不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一点一点增加, 都是从学生过来的,如果工作后还看历史或者古典名著小说,就知道怎么学了
--
修改:littlebenben FROM 218.30.181.*
FROM 218.30.181.*
受教了,非常有收获!
【 在 littlebenben 的大作中提到: 】
:细化,具体化:拼音掌握了没, :汉字认识识字量并能写:词语的意思:成语掌握了多少,知道成语的意思并且能在适合的场景应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妥妥的干货吧,多看历史书,古典名著,能了解的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红楼梦和金瓶梅多读几遍,就发现社会发展只是科技,生产力的变化,人的想法,人心和人性,欲望从古代到现在,再到未来几百年后还不会变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受教了,非常有收获!
: :细化,具体化:拼音掌握了没, :汉字认识识字量并能写:词语的意思:成语掌握了多少,知道成语的意思并且能在适合的场景应用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4.64.22.*
没错,我认为不但干,且是精髓。我们最近学课文,接触到了屠格涅夫,看了点他的散文集,也能管中窥豹了解到在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农奴制,有钱大文豪内心想法等。确实这些东西的积累我认为才算得上积累中的正道吧。至于应试做题那一套也需要积累,但那应该不算语文的积累,更多算答题技巧的积累。
【 在 littlebenben 的大作中提到: 】
:妥妥的干货吧,多看历史书,古典名著,能了解的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红楼梦和金瓶梅多读几遍,就发现社会发展只是科技,生产力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8.70.*
我觉得是大量读书,读好书,提高审美,提高逻辑。
这里好书的定义我自己也摸不透,目前暂时就是限制娃读口水书,比如米小圈那些。其他的各种都多买点,漫画历史科普探案还有脑洞比较大的那些,娃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
目前的状态,二年级,语文不额外做练习册,就跟校内老师,考试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一般都98+,阅读理解也比较到位。认字也是直接认的,我记得大班的时候可以看全文字无拼音的故事书。
自己有点担心古文,娃没看古文,最多偶尔背背古诗,古文感觉娃自己很难主动,我也没有下场去教,感觉不好教,怕弄不好把孩子兴趣弄没了,打算留到学校去跟老师学。但是心理也有点忐忑,怕没提前弄到时候抓瞎。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 写作积累的是指积累好词好句吗?那不积累好词好句只是看更多书写更多自己想写的算不算积累呢?
: 刷题算不算积累呢?
:
: 突然发现语文靠积累这几个字,跟小学最重要是培养学习习惯几个字一样,看上去好像是个道理,但其实是个大筐 里面到底是些啥,也是从说纷纭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202.186.*
积累语言表达方面的思考
大白话来说 就是“这个作者在写啥 是怎么写的 这个东西我可以拿来怎么用”
what why how
字 词 句 段 文
终极目的是how
所以
说阅读越多越好的
背诵越多越好的
或者觉得语文在无病呻吟或者暗地里洗脑的
其实都是没搞明白语文在学啥和考啥
无论现代语文还是古文
本版理解偏了的人都很不少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 写作积累的是指积累好词好句吗?那不积累好词好句只是看更多书写更多自己想写的算不算积累呢?
--
FROM 162.1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