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孩子喜欢跟妈妈无理搅
那就按心理咨询师的说法去做吧
【 在 may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 娃爸常年加班或出差,没有啥休息,真的算是早出夜归或者不归,很辛苦的,承担家里的经济重任,其他实在无暇顾及。之前我也上班,收入也还可以的,后来确实顾不过来(总是时不时请假领导也有意见),孩子眼看有点废(整天沉迷于低龄玩具),我工作家庭忙得团团转,娃爸虽然无能为力但也操心。
: 说她故意不
: ..................
--
FROM 223.104.40.*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杠精吗……
【 在 may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这样够简单,只是每天没完没了很招人烦,就刚才她问我数学作业(老师布置在群里),我说老师今天布置的是多练习加减法,你去做口算题或者练习题吧,同时随口就多说了一句“数学作业也只能是做练习,不像语文需要练习写字”,她立马又激起了战斗精神,说“我就觉得数字也需要练习,我的数字写得也不好看,有的大有的小,我就去练写数字去,为什么不能练呢……”
--
FROM 111.201.42.*
这个……
【 在 may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好!我自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尝试一下从心理的角度去解读一下。
:
: 当妈妈说不能升旗的时候,孩子说了很多“为什么不”,其实透过这些“为什么不能”,可以看到孩子对于下雨导致不能升旗的后果感到有些难过,孩子自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变化,于是通过质问或者是跟妈妈辩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愿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4」
--
FROM 111.197.239.*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oonriver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
--
FROM 111.197.239.*
确实不知道论坛是这么玩的,现在知道了,谢谢
【 在 goforward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这么认真,属于有病型。她可能要求别人也这么认真,不认真就得教育你一番,控制欲特别强,觉得自己特别对,特别害人,尤其是 ...
--
FROM 49.93.93.*
非常认同这位咨询师的看法
我曾经问过我儿子为啥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跟我发脾气,我儿子回答说,因为你是我妈妈,你能理解和包容我。所以后来我就换个方式跟他交流,在他跟对我的观点反驳的时候,我会思考他背后的真正想法,站在他的立场跟他分析、探讨争论的问题,现在孩子慢慢大了,感觉大部分时候我们能像朋友一样无障碍交流
【 在 may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好!我自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尝试一下从心理的角度去解读一下。
: 当妈妈说不能升旗的时候,孩子说了很多“为什么不”,其实透过这些“为什么不能”,可以看到孩子对于下雨导致不能升旗的后果感到有些难过,孩子自己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变化,于是通过质问或者是跟妈妈辩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愿意”。
: 您可能会说孩子自己为什么不能直接说“我不要不能升旗”?在前面您描述了很多他人眼中的孩子,老师夸、其他家长夸、是其他同学的学习榜样,学习好、性格也好,这些“好”的评价给了孩子很多自信,但也限制住了孩子,她对自己也有潜意识上的克制:不能让别人失望。这也许也限制了孩子表达自己失望或者负面情感的自由。
: ...................
--
FROM 103.216.43.*
mark
【 在 may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好!我自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尝试一下从心理的角度去解读一下。当妈妈说不能升旗的时候,孩子说了很多“为什么不”,其实透 ...
--
FROM 124.127.222.*
re
我觉得小孩就是正常讲话,小孩有时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说下雨可以升旗和说圣诞老人差不多,没看出需要生气的地方。可能更需要关注为什么妈妈会“火一下上来了”。妈妈是不是对小孩有理想化的要求,是不是很担心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失去控制。妈妈是不是对孩子关注太多而不是太少。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这样就影响你心情伤害到了你,那你真是太太脆弱了。而且你说孩子是讨人厌的小孩,你对她的伤害可大多了。
--
FROM 223.72.41.*
理想化的要求确实有,体现在“德”和“劳”方面,觉得这是一个人可以把握的,跟她的先天条件关系最不大。所以才在乎她时时刻刻有点故意激人的行为,担心未来成为习惯,带来不好的影响。
权威和控制是不存在的,遵循“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但孩子该教育还是得教育,不是因为权威和控制。她其实挺喜欢日常“数落”我的,恍惚间她是我妈,是我的问题我都笑着接受并改正,只是不能接受她心情不悦就怼人。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re我觉得小孩就是正常讲话,小孩有时会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说下雨可以升旗和说圣诞老人差不多,没看出需要生气的地方。可能更需 ...
--
FROM 117.89.7.*
你也说了孩子只是怼你,出去不会怼老师,说明是适应社会的,没有出现你担心的“故意激人,成为习惯,带来不好的影响”。这种担心其实是你的想象,和孩子想象升旗升一半大家跑回去一样。也没有科学研究证明七岁的孩子喜欢和妈妈反着说,就会“成为习惯”“故意激人”“带来不好影响”,后面的内容是你强行联系起来的,不是客观规律。最后,即便孩子长大真有这个问题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能是完美的。杠精总比闷葫芦或者爱撒谎、结巴、社恐等等好一些。我很赞同你置顶的咨询师的建议,出现问题时应该多关注孩子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和需要,如何满足。而不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担心失望厌恶,要求孩子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自己高兴起来。我想这是教育和控制的本质区别。父母的感受也需要关注和认真对待,但要找成年人来满足,配偶亲朋咨询师,而不是让孩子来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哄自己开心。
【 在 mayw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化的要求确实有,体现在“德”和“劳”方面,觉得这是一个人可以把握的,跟她的先天条件关系最不大。所以才在乎她时时刻刻有点故意激人的行为,担心未来成为习惯,带来不好的影响。
: 权威和控制是不存在的,遵循“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但孩子该教育还是得教育,不是因为权威和控制。她其实挺喜欢日常“数落”我的,恍惚间她是我妈,是我的问题我都笑着接受并改正,只是不能接受她心情不悦就怼人。
--
FROM 22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