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闲聊
当时没去算的东西,现在怎么可能回想得起来
高中五门课的比例,初中是七门还是九门
每门每周做多少卷子
假期搞的是哪门课的专题(我只记得一次物理的)
怎么记得住
再早,我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在九九表计算上?
一百还是五百小时?根本没有记忆点。
小学低年级完全是模糊的。我只记得一年级数学才八十多。
人脑又不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硬盘可能三十年后也读不出来了。
除非当时做了计算,记住某个值
现在怎么可能回忆得起来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是能算的
: 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费劲回想和计算自己的投入
: 你要是愿意认真想想你到底在数学这一门上投入了多少时间
: ...................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你看这不又是开始“一定为什么”了吗?
哪有那么绝对呢。
你当然什么都可以做,但有现实中很多事都可以做,要有优先级吧。
就像学数学,当然可以提前学,当然可以大量刷题,当然可以每天几小时学数学。
但这是最优解吗?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如果这样思考问题
: 那你的世界没有任何风险控制的意义
: 幸好现实并不是这样
: ...................
--
FROM 123.115.181.*
哈哈哈哈别想那么复杂
一年级到高三的数学课时数
160*12*0.75=1440小时
这个可能不够精确但是这不重要
如果你认为50%上课没听 那你就720
再回想一下你上学的时候
除了上课之外
每天大概还花了多少时间复习写作业就行
毕竟这些活你逃不掉对吧
比如小学你一点不写 0
初中每天0.5小时
高中每天一小时 诸如此类
每年上学天数160
假期学不学习看你心情
最后肯定会有个数出来的
这里操作的关键是
数据可以往低估 但最好别往高估
比如9000小时学英语这就已经毫无意义了
对于2000小时搞定高考数学120
这样的数字我非常喜闻乐见
只可惜我想了想自家做不到
但2000背后的思路和操作方式我get到了
【 在 zyd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没去算的东西,现在怎么可能回想得起来
: 高中五门课的比例,初中是七门还是九门
: 每门每周做多少卷子
: 假期搞的是哪门课的专题(我只记得一次物理的)
--
FROM 142.179.74.*
所以说你没看懂呢
我在搞风控
没在求最优解啊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个对别人没有用
因为风险只在我这里有
国内没有
【 在 mytt (跳跳)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这不又是开始“一定为什么”了吗?
: 哪有那么绝对呢。
:
: 你当然什么都可以做,但有现实中很多事都可以做,要有优先级吧。
--
FROM 142.179.74.*
这东西不是规律的呀
可能我某一周一天五小时数学,因为上次考差了
某一周上数学课都在做其他科作业,因为这一块太简单都懂了。
数学那么多模块
每个模块难度和自己特长不特长都不一样
这和现在每天安排多少英语完全不一样
因为根本没有时间规律可言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大起大伏非线性的
没有给自己安排过一天或者一周要学多少
你要问我每天做了多少作业我都记不得
我只记得小学初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上课不听做作业
下课就去踢球什么的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哈别想那么复杂
: 一年级到高三的数学课时数
: 160*12*0.75=1440小时
: ...................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估一下平均值嘛
肯定会有个数的
哎你们理科工科的工作都要求这么精确吗
没有那种“先放个数试试差不多就得了”的时候吗
【 在 zyd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东西不是规律的呀
: 可能我某一周一天五小时数学,因为上次考差了
: 某一周上数学课都在做其他科作业,因为这一块太简单都懂了。
:
--
FROM 142.179.74.*
这里估计误差可能是十倍的差距
那还有什么意义?
要是往系统输入这么大的误差,炸了都可能
你要问英语当时学了多少时间,大概还能估算
因为相对比较规律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一下平均值嘛
: 肯定会有个数的
: 哎你们理科工科的工作都要求这么精确吗
: ...................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这边最低值1188
你的水平我不是精准知道但是大概知道
你为了高考学出11880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看 肯定是能有个数的
anyway不必勉强
但我现在又涨了一点知识
原来商业之外“放个数就行差不多得了”的操作并不是常态啊
【 在 zyd (d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估计误差可能是十倍的差距
: 那还有什么意义?
:
: 要是往系统输入这么大的误差,炸了都可能
--
FROM 142.179.74.*
想也想的到呀
你给一个电路随便加个电压
不怕烧吗?
另外,从小学数数开始算不算学数学?
做物理化学的计算算不算也在练习数学?
玩游戏的时候的计算算不算练习数学?
都算的话,也许也能算到上万小时呀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边最低值1188
: 你的水平我不是精准知道但是大概知道
: 你为了高考学出11880那是不可能的
: ...................
--
修改:zyd FROM 171.213.182.*
FROM 171.213.182.*
啊 我以为帖子里说得很清楚了 保下限vs促上限 我们倾向于促上限 目标也不限于升学 虽然不清楚how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懂了。。。看懂了你的基本态度
:
: 以前你说“中上生如何家长帮助发展”
: 现在重新定向
: 阅读理解立刻顺利了
--
FROM 142.18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