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1-wire总线的唯一优点就是少根线吧?
军工也有读个信号点个灯的应用嘛
不是说饿罗斯的导弹上都用了STC的51单片机嘛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工上用MCU?
: 军工上能用硬件FPGA通讯就硬件通讯,能不用各种仲裁总线就不用总线,尽量点对点,皮实
:
--
FROM 116.238.185.*
UART管脚设成开漏+上拉啊, TX和RX并联?
你找找,某厂还给了官方例子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可能,1-wire的本质就是一条线,先MCU做master,设置成推挽拉高拉低,然后等几个ns,外部IC变成master,MCU的线变成高阻/被动,UART可没这个功能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似乎可以用uart模拟1-wire时序, 这样就简单了
: 我没试过
: 非常优秀也还得去模拟
: ...................
--
FROM 118.199.204.*
小米滑板车的仪表板MCU和主控MCU就是单线UART通讯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UART管脚设成开漏+上拉啊, TX和RX并联?
: 你找找,某厂还给了官方例子
: 不可能,1-wire的本质就是一条线,先MCU做master,设置成推挽拉高拉低,然后等几个ns,外部IC变成master,MCU的线变成高阻/被动,UART可没这个功能
: ...................
--
FROM 111.18.33.*
MAX1452
DS18B20
两种典型的1线通信方式。
PGA309同时支持1线和I2C。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1-wire总线的唯一优点就是少根线吧?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8 21:34:05 2023), 站内
:
: 小米滑板车的仪表板MCU和主控MCU就是单线UART通讯
:
:
: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 UART管脚设成开漏+上拉啊, TX和RX并联?
: : 你找找,某厂还给了官方例子
: : 不可能,1-wire的本质就是一条线,先MCU做master,设置成推挽拉高拉低,然后等几个ns,外部IC变成master,MCU的线变成高阻/被动,UART可没这个功能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1.18.33.*]
--
FROM 124.205.77.*
我的“单线”是指MCU上你也只用一个管脚,如果用了两个管脚,那么多I2C的类似器件,为啥非要用1wire的?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UART管脚设成开漏+上拉啊, TX和RX并联?
: 你找找,某厂还给了官方例子
:
: ...................
--
FROM 180.116.135.*
单线UART就是只用一个管脚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单线”是指MCU上你也只用一个管脚,如果用了两个管脚,那么多I2C的类似器件,为啥非要用1wire的?
--
FROM 222.90.31.*
单线wire也只用一个管脚。
用UART,终端还需要电源供电,单线协议在终端则可不需要,通过数据线寄生供电,但是
可寄生供电距离到底有多远,没有试过。它还是有一些场合应用的。
【 在 spadger 的大作中提到: 】
单线UART就是只用一个管脚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单线”是指MCU上你也只用一个管脚,如果用了两个管脚,那么多I2C的类似器件,为啥非要用1wire的?
--
FROM 117.136.1.*
军工用FPGA也就近几年的事,以前不都是MCU.
难道FPGA凭空冒出来的? 就算现在,在有的领域,还用着模拟呢。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军工上用MCU?
军工上能用硬件FPGA通讯就硬件通讯,能不用各种仲裁总线就不用总线,尽量点对点,皮实
【 在 xiaoqinglv 的大作中提到: 】
: 优势就是省线,在军工上有用。军工电缆的重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3根线变成2根线
: 就省了1/3,比如无人机吧
: 单线协议难点在于挂接多个芯片时,寻找芯片地址。
: ...................
--
FROM 117.136.1.*
但是你看DS18B20这种片子还在大量出货,国产仿制也很多。但是I2C接口的同类片子应用得就少多了。
【 在 dis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然而这并不是优点,比特率肯定高不了,用寄生电流驱动的IC基本上受不了干扰,所以你所谓的“少根线”肯定不是电缆线这种,基本上就是PCB上少一根连线,经济上莫名其妙
: 然后,现在又不是当年,MCU的pin不够?换个封装呗,或者I2C,SPI片选呗,再或者CAN总线仲裁呗
: 我想想,唯一的优势应该就是如果历史遗留的工程,硅工不想改
:
#发自zSMTH-v-@Xiaomi MI MAX 2
--
FROM 58.243.250.*
所谓的1wire,其实至少是2wire,至少得有一个参考吧?或者GND或者VCC。
1wire如果只传输数据的话,速率不会太快且只能半双工。
如果是一根线既能供电且又能传输数据呢?
嗯,我之前就做过。电源线上传数据。
--
FROM 39.144.50.*